是春風的吹拂,融化了貧困的堅冰;是夏雨的酣暢,催醒了沉寂的心田。告別深山區,告別水庫庫區,告別地質災害頻發區,江西省委、省政府實施移民扶貧政策5年,已讓20.23萬“三區”群眾跨越山水阻隔,融入現代文明。
希望的種子在心中生根,幸福的笑容在臉上綻放,和諧的日子在身邊走來,移民們發自內心的喜悅飄蕩在歌聲中:“走出了山高路遠,再不受肩挑手提熬煎;離開了冷水瘦田,再不被缺錢少糧糾纏……走出深山好心寬!”
搬遷:走過冬的嚴寒 擁抱春的氣息
——“我們的住房雖然只向集鎮前移了10多公里,但思想觀念、生活水平卻前進了近10年。”
修水縣布甲鄉太陽山村位于贛鄂兩省交界處,因離太陽近而得名,其中雞冠石村小組又是群山連綿中最早看見太陽的地方,海拔在1400米以上。4年前,夏新財和20多戶村民就散居在各個山頭。清晨天還沒亮,夏新財夫婦就起床做早飯,因為8歲的兒子上學要走兩個半小時的山路,夏新財花1個半小時送兒子走完最陡峭的路程,再目送著兒子弱小的身軀消失在蜿蜒的求學路上。
“感謝移民扶貧,讓孩子上學不用再遭那份罪了。”從2003年開始,江西省率先在全國實施移民扶貧工程,21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相繼受惠。夏新財所在的雞冠石村小組納入全省首批整體搬遷計劃,每人領到政府補助的3500元建房錢。年底他就如愿以償地搬入三都鎮坪椴村太陽升移民小區,住上了政府統一規劃的兩層樓房。孩子上學近了,上學條件好了,師資力量和教學環境都大為改善。知識的熏陶不僅主宰著一個孩子的未來,而且改變著一個家庭的命運。
到水電路通暢的地方落戶,選上學、就醫方便的地方安家。移民感慨地說:“我們的住房雖然只向集鎮前移了10多公里,但思想觀念、生活水平卻前進了近10年。”
從山上搬到山下,不過15公里,但卻是村民們多少年來想都不敢想的事。寧都縣黃石鎮陂塘村農民郭福生的父親生前總是念叨著一句話:“沒想到我還能盼到搬下山的這一天!”父親是帶著微笑撒手而去的,留給郭福生的話是:“把我葬在對面的山頭,讓我看著子孫們發家致富!”
搬遷讓移民眼界開闊了,心氣更高了。“薯絲飯,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行不通了,不再“等、靠、要”,不再安貧樂道,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去創造。
移民張祥花的丈夫患肝癌去世,留下未成年的孩子、體弱多病的公婆和癡呆的小叔子,一家人的重擔全壓在她瘦弱的肩膀上。面對生活的窘境,她沒有灰心,沒有退卻,而是堅強地與村民一道整體搬遷。“沒有錢自己賺,沒有活自己找。”她總是笑著說:“會好起來的。”張祥花自立、自強的精神,震撼著無數的心靈,她成為人們爭相學習的榜樣。
融合:沐浴春的陽光 迎來夏的熱烈
——“種田有人幫,種桑養蠶有人教,移民也能當上村干部。”
離開熟悉的環境,來到陌生的地方,能不能適應,會不會受氣?移民們難免產生這樣的擔心。
過慣了靠山吃山、砍伐林木為生的日子,面對分到戶的水田,不知道如何扶犁耕田。移民葉楊德難以忘記,是當地村民董魁富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家的牛無償地幫他耕耘了3天,還手把手地教他整地、拋秧。
種桑養蠶是精細活,當地村民搞得紅紅火火,移民謝功福心生羨慕卻摸不到門。村干部雪里送炭,農技員送技上門,自己刻苦鉆研,不到兩年他就由門外漢變為當地赫赫有名的養蠶狀元。
“山上受窮,山下不能再受窮,移民們遷來不就圖個生活有奔頭!”渣津鎮長侖村村支書徐祿水以種果養豬為生,見移民初來乍到沒有“活錢”,就把自家的11畝高產果園無償分給移民經營,還把自己承包的村集體豬場騰出幾欄圈,讓移民嘗試養豬。移民熊哲標在外地養豬場打過工,想搞規模養殖,徐祿水又把豬場全部轉讓給熊哲標承包,自己重新找地方。今年生豬價格一路飄紅,熊哲標成了遠近聞名的養豬能手,正張羅著成立鄉養豬業聯合會。
“我們土生土長,關系多、門路廣,相比較移民要做點事不容易。”正是那些和徐祿水一樣熱心的當地群眾,讓移民們貧寒的日子充滿和煦的陽光。
多數移民奮斗3年后,便與當地村民生活水平相差無幾。走進移民點,屋外,鮮艷的外墻涂料,白色的弧形陽臺,精美的設計,一個個矗立在公路旁、集鎮上的移民安置點,成為各地新農村建設的亮點。屋內,窗明幾凈,一塵不染。昔日廳堂掛個吊壺,既燒水又可取暖,現在怕雪白的屋頂熏黑,改用電暖器、沼氣池。過去單門獨戶,家里的垃圾掃地出門,現在比鄰聚居,小區衛生還要輪流值守。
生活方式的融合,移民不再是弱者的代名詞。27歲的移民楊孟華搬下山不久,勤勞帥氣的小伙很快贏得了村干部千金的芳心,新房建好一個月,就把新娘娶進門。諸多移民中的能人在新家園脫穎而出。安遠縣移民曾展文帶動村民發展臍橙產業。他一心為民,辦事公道正派,不僅移民佩服,當地村民也信服,今年被推選為村干部。
真情換真心。人們不會忘記,一個天干物燥的日子,修水縣廟嶺鄉廟嶺村突發山火,濃煙滾滾,火龍沖天,遠隔10多公里之外的三都鎮坪椴村40戶移民自發組織起來,火速趕往現場撲火。沒有人動員,沒有人求救;既不是同鄉,又不是親友,移民們的行動深深打動了廟嶺人。
朝夕相處,相濡以沫,移民與當地村民和諧相處,親如一家。
扎根:積蓄夏的光熱 收獲秋的碩果
——“山下種一年賽過山上四五年,一身力氣有處使,小康生活不是夢。”
“生活成本低了,增收門路寬了,日子越過越有盼頭了!”走進移民安置小區,這是記者聽得最多的話。據省扶貧辦負責同志介紹,全省“三區”移民搬遷后生活水平普遍顯著提高,至今沒有出現一戶回遷。
興國移民張功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搬遷前,建房用的紅磚每塊只要0.2元,可經10多公里山路到他家,運費就得0.8元一塊,成本提高了3倍。好不容易養大一頭豬,運到集鎮賣,得請8人抬,在家里和集鎮各請一桌飯酬謝,養豬哪還有利潤?搬遷后,張功端開了一家雜貨店,月收入相當于原來干1年。兒子參加了村里組織的施工隊、農技組,整天活計忙不完,收入也不菲。
“現在只要自己勤快,賺錢門路多著哩。”移民們都意識到這一點。
想繼續務農的,不用再擔心糧食不夠吃,新分的水田、旱地都比山上的土質好,種紅薯,單產可提高兩三倍,種稻子,更是翻幾番。
有專長、懂經營的,可以向種養大戶挺進。種果、種花、種菜、種藥材任你施展,養魚、養雞、養鵝、養豬由你馳騁。
想跳出農門的,可以選擇在縣城、小集鎮當老板、做工人。
這是一片任你翱翔的天空,這是一方創新創業的熱土。移民們在各級政府的幫扶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開拓全新的生活。
吉安縣敖城鎮的移民實現集體“洗腳上岸”。鎮里規劃的新市場就在移民安置點內,移民的新房樓下是店面,樓上住人。43戶移民開起了37家餐館、服裝店、理發店等各類店鋪,戶均年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山下干一年,山上不知要干多少年呀。”
在人多地少的鄉鎮、小集鎮,移民的入遷帶旺了人氣,擴大了小城鎮規模。萬安縣韶口鄉因遷入2000多移民,攪活了該鄉建材、運輸、勞務等市場,多數移民在第三產業大顯身手。
新家園,新天地,新氣象。11月5日,會昌縣富城鄉上洋移民新村響起了喜慶的鞭炮聲,鄒延煌的木器家具加工廠在自己的新家開張了。短短20天,上門訂貨的接二連三。機聲隆隆,木屑飛濺,鄒延煌幸福的心情凝聚在大紅對聯中:“沐黨恩,黨恩浩蕩,安居樂業謝黨恩;別故土,故土情深,移民此地亦故鄉”。(記者 楊惠珍 首席記者 鄢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