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維慶在馬寅初誕辰紀念會上介紹,進入新的世紀,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人口科學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重要的歷史時期。50年代馬寅初人口增長、適度人口理論和人口政策設計,對于21世紀重新探尋并確立我國人口發展戰略, 統籌解決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人口問題始終是制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歷史的經驗證明,人口問題在中國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中始終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眾多是中國最突出的特征和最基本的國情,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始終面臨的“第一要事”,是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解決人口與資源、環境尖銳矛盾,保護和維系國家人口安全和生態友好必須考慮的重大問題。在目前“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的國情、國力下,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的低生育水平來之不易,保持人口低速慣性平穩增長,人口少一些要比人口多一些更有利于國家的發展與強盛,更有利于人居環境的改善和生態屏障的安全,更有利于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更值得人們深思的是,全球65億人口加之大量消費和消耗,使森林過度砍伐、二氧化碳過量排放、土地沙化、河流污染,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酸雨侵蝕、臭氧層空洞擴大。作為負責任的人口大國,無論從中國的現實國情,還是世界的發展趨勢來看,都必須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好人口問題。
建立以人口質量替代人口數量的國家人力資本儲備戰略
馬寅初提出“在新時代,人不在乎多,而在乎精”,“人口質量的提高是全民德、智、體全面的提高”。改革開放近30年來,中國已經實現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跨越,正在進行從人力資源大國到人力資本強國的二次跨越。人口素質的提高、人的能力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和增長源泉,是國家競爭力最重要的戰略儲備,將在21世紀可持續發展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
控制人口數量與改善人口結構是人口發展戰略必須解決的兩大難題
馬寅初人口理論自成體系,提出適度人口,尋求最適宜人口數量,有計劃地控制人口出生率,使人口變動與經濟增長、消費增長和勞動力增長相適應,使人口與社會、資源、環境因素有機結合,為新世紀制定國家人口發展戰略及人口政策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既要穩定來之不易的低生育水平,又要著力解決人口結構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關鍵是在人口數量與人口結構的關系中找到均衡點。因此,黨中央、國務院在科學分析我國人口形勢的基礎上,作出了《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并提出“十一五”時期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黨中央、國務院對生育政策調整采取慎之又慎的態度,充分考慮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性,并且提出建立動態、彈性、并非越少越好、適度人口規模為主的戰略目標,制定總和生育率穩定在1.8左右可持續的調控政策,不斷完善現行生育政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道路的總體思路。
人口學家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設計者和實踐者,是社會問題的觀察家和批評家,是人口發展規律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者,必須堅持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才能為政府提供全面、客觀的咨詢建議。人口研究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鼓勵學術民主、爭鳴,才能促進學術繁榮,推動人口科學的勃興與發展。(中國網 一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