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流動性風險的新特征
上述分析表明,無論是以貸存比還是流動性比率作為流動性的度量指標,結果都表明目前中國銀行業整體流動性良好(見圖8),但仍有幾方面的特征值得強調。
第一,債務集中償付可能會給銀行帶來一定的流動性壓力。過去幾年,信貸規模的過快增長導致了較大的償付壓力,且集中在較短期間中。僅以地方政府平臺貸款為例,從銀監會公布的數據看,償付高峰集中在2012~2014年,償付額約占平臺貸款余額的35%,其中,2013年的償付額在1.8萬億元左右,占比接近20%,且有相當部分集中在第四季度。在現金流不足以支持還本付息的情況下,借貸主體的再融資(或展期)需求會有所增加,可能導致銀行體系出現暫時性的流動性緊張。
第二,銀行業流動性風險的特征出現明顯變化。特別是近年來,金融創新步伐明顯加快,銀行業務模式有了較大轉變,一是表外業務迅速發展,即通過理財、銀信合作、銀證合作等一系列方式,將表內資產向表外轉移,主要目的在于規避監管,使產品結構漸趨復雜,且信息不透明;二是表內業務結構調整,負債方面,更多地依靠批發性資金來源(主要是同業資金),而在資產配置方面,也有更多資金流向金融市場和同業。
不管上述創新和調整的動機如何,其事實上造成了銀行對金融市場的依賴度提高,進而導致了流動性風險特征的轉變。與傳統存、貸款業務相比,更依賴金融市場的發展模式,盡管有資金成本較低、運用效率較高的優勢,但由于市場波動較大,銀行的流動性也會更加脆弱,而且,考慮到金融市場參與者眾多且信息傳遞速度較快,也更容易引發系統性動蕩。從這點來看,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銀行業流動性風險有所提高,而流動性風險的主要表現,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擠兌”,而更多地通過金融市場的波動來體現。
第三,現有流動性監管指標已無法適應銀行業務調整的需要。隨著銀行業務模式的調整,資產、負債日趨多元化,非存款負債和非貸款資產的比重越來越高。此外,表外業務也迅猛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現有的強制性監管指標(貸存比和流動性比率),已很難反映銀行真實的流動性狀況。從實際數據也可以看到,在過去幾年中,貸存比和流動性比率這兩個監管指標已開始出現明顯的背離:從貸存比指標來看,2008年以來中國銀行業平均流動性水平有所下降;而從流動性比率指標來看,2010年以來中國銀行業平均流動性水平呈現上升趨勢。
這種背離的狀況,說明現有流動性監管指標的有效性已有所下降。而且,更重要的問題是,對不能準確反映銀行實際流動性狀況的指標(特別是貸存比指標)做出強制性的監管要求,可能會在實踐中對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管理形成嚴重誤導,甚至還有可能加劇系統性的流動性風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金融產品創新的直接目的就是應付特定時點的貸存比考核。這不僅扭曲了正常的經營行為,導致信息不透明和潛在風險的積累,而且,整個行業在特定時點同時增加資金需求,事實上也放大了整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風險。
第四,貨幣政策因素(尤其是外匯占款和廣義貨幣增速)對銀行流動性有著顯著影響,不過兩個變量的影響方向正相反。外匯占款增長會提高銀行的流動性水平,而廣義貨幣增長則傾向于降低銀行的流動性。
上述結論并不難理解。前文提到,銀行業作為整體真正可使用的資金是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而在過去十年中,在強制結售匯制度下,外匯占款已成為我國基礎貨幣供給最主要的渠道。儲備的快速增長帶來了基礎貨幣的大量投放,盡管中央銀行運用多種手段進行了對沖,但整體流動性仍然有很大的增加,這也為銀行業前期的規模擴張創造了條件。而在廣義貨幣(如M1、M2等)中,除基礎貨幣外,絕大部分是由基礎貨幣創造出的銀行存款。在基礎貨幣數量不變(或增速既定)的情況下,更高的廣義貨幣增速,必然意味著更快的信貸擴張,銀行的流動性自然也會趨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