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4月24日電題:駐京辦會不會“改頭換面”存在?——山東濰坊撤銷“駐京辦”追蹤
“新華視點”記者趙仁偉、王汝堂
今年1月,國辦通知要求所有縣級駐京辦在6個月內全部撤銷,地級市駐京辦經省政府核準可保留。作為一個地級市,山東濰坊市早在1年前便提出撤銷駐京辦。如今這一工作進展如何?撤銷后原有的人員、資產債務、職能問題能否有效解決?駐京辦會不會“改頭換面”繼續存在?帶著這些疑問,“新華視點”記者日前赴濰坊市進行了追蹤調查。
為何主動甩“包袱”?
在一些人眼中,駐京辦地位特殊,是地方與首都溝通的一個渠道,濰坊市為何主動要撤掉?
提前為赴京領導聯系食宿地點、到中央部委跑項目要資金、組織招商引資、過年過節與有關方面“聯絡感情”……說起濰坊駐京辦曾經的繁忙與輝煌,一位曾在濰坊市政府辦公室工作過的干部至今記憶猶新。
據了解,濰坊駐京辦成立于1986年,最初是租房辦公。1996年起,濰坊市政府在北京后海前沿附近投資建設新的駐京辦“濰坊之家”,政府三年共投入4500萬元,加上駐京辦以前的收入以及貸款,共投入6000多萬元,建筑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
濰坊市區域經濟發展合作辦公室副主任劉振德介紹,濰坊駐京辦以前歸市政府外聯處管理,2008年8月后改由新成立的區域經濟發展合作辦公室管理。2009年1月,市政府在進行事業單位改革時決定撤銷駐京辦。“在當年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的雙軌時期,駐京辦在政務聯絡、宣傳濰坊、獲取信息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濰坊駐京辦的衰落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濰坊市政府一名干部告訴記者,駐京辦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駐京辦逐漸失去了生命力。比如,以前到北京出差,賓館、餐飲都很緊張,需要駐京辦提前聯系安排,而現在酒店多了,在哪個部委辦事就在附近找個地方吃住,非常方便,沒必要跑到駐京辦去吃住。
這位干部還表示,駐京辦定位也不夠清晰,導致最終不堪重負。比如,濰坊駐京辦每年獲得的財政撥款只有十多萬元,還包括人員工資,于是駐京辦同時辦了公司搞一些經營活動。另外,濰坊駐京辦由于經營不善,導致債務纏身。這位干部說:“連自身運轉都很困難,還談什么發揮接待、聯絡的作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