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國家級景區的“最牛”水電站
“這就是月亮湖。”面對貴州省九洞天國家風景名勝區一片橫陳的巨石,當地村民李寒冰揮著手神往地說。
“我們這里村民相傳,一有樹枝雜物掉下,就會有一對黃鵲飛來把水面的樹枝叼走,老人們都知道。洪水過后,泥沙不會攪渾,湖水照樣清澈,專家來看了都無法解釋,至今還是一個謎啊。”
因為一個水電站的建設,這個湖,如今只存在于2004年以前拍攝的旅游光盤里。
水電站“扼住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咽喉”
“九洞天”位于烏江上游,地跨畢節地區納雍、大方兩縣。從“一洞天”逆流而上,由九段地下河、溶洞串聯而成,總長約10余公里。第九洞天叫“大觀天”,形狀如拱橋,屬天然形成。
1987年9月,九洞天第一次接受國內外巖溶專家“檢閱”,當時的新西蘭領隊、世界巖溶協會主席波爾·威廉姆斯看到這座110多米高的“天生橋”后驚嘆連連。他說:“100米高就已經是世界大橋了!”
6天的考察后,威廉姆斯教授評價說:“九洞天地上地下的有機結合在國際上是罕見的。它不遜于世界上任何景致。這個地方不僅屬于中國和貴州,而且屬于世界。”
如今在這座天然巨橋的“橋洞”里,卻有一座納雍縣政府2004年招商引資建立的抵納小水電站。游客只能坐船到七洞,要看九洞,除非步行翻山。
“因為電站擋著,就像人的咽喉被扼住,到現在八九洞都沒有打通,至今沒能開發。‘九洞天’還是名不副實。”九洞天資源開發公司旅游分公司的李發永說。
同時,上游水電站蓄水發電、放水,下游景區行船就可能擱淺或遇洪水。
有一次李寒冰陪同游客坐船,忽然巨大浪濤來襲。“我知道是上游電站又放水了,當時那船一下就被推走,‘轟’的一下撞到左邊,又撞到右邊。老船工都把不住船,游客們嚇得哇哇直叫!”
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原所長張之淦實地考察過九洞天,他指出“由于抵納水電站筑壩抬高了上游水位”,還使上游一段3公里左右的地下河被淹沒,無法開發。
李發永曾對那段地下河做過一次“土法實驗”。第一天下午6點,把一種可以半漂浮在水上的果實“黃子檬”放入地下河上游,令他驚嘆的是,“黃子檬”直到第二天中午11點才從地底出口浮上來。“這說明這段地下河有多長,有多貴重。”
2009年9月22日,國家旅游局原局長陳文棟與大方縣旅游、建設等部門開會討論旅游發展,李發永也參加了會議。
“當時陳局長就提出兩點:第一,你們水電站拆還是不拆?第二,畢節想搞旅游,綱舉目張,九洞天就是綱。”李發永回憶說。
在2005年貴州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的《九洞天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仍將“月亮湖”列為九洞天一景。目前該規劃尚在審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