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09年12月30日完成臺本
——橋梁不良
主持人(李小萌):
您現在正在收看的是《新聞1+1》。
中國被稱作是“橋的國度”、“橋的故鄉”,有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以前。但是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當中,我們看到兩條和橋梁有關的新聞,看過之后,讓人心情不能輕松,甚至可以用沉重來形容。先來了解一下。
(播放短片)
解說:
蛇皮袋、泡沫塑料、廢物,還有垃圾。12月28日,上海市蘇州河和河南北路新橋橋墩表面突然開裂,路過這里的市民吃驚地發現,開裂橋墩里面的填充物竟然是各種各樣的垃圾。
據了解,河南路橋是上海蘇州橋上一座主要橋梁。已有百年歷史,經過一年多的改建修整,今年1月剛剛重新通車,到如今出現開裂還不到一年時間。看到這樣的畫面,有人驚嘆,“垃圾造橋,真是創造了世界建造史和垃圾處理史上的奇跡”。
一條從上到下長約5米的裂縫,從裂縫里掉落一地的裝飾材料,或許這座具有百年歷史的大橋,也在表達著自己的憤怒。面對著還沒有堅持到一年的工程,建設方——上海建工集團基礎公司解釋說,開裂的只是橋體橋墩外部的裝飾板,而不是橋墩本身,暴露出的廢物、垃圾也是在裝飾板內,并非橋墩內。垃圾橋、膠水橋,今天關于大橋的話題,各種奇聞不斷出現,都在挑戰著公眾容忍能力的極限。
彩旗飄飄,鑼鼓喧天,12月26日,武漢天興洲大橋正式通車,在工程施工方的對外宣傳中,該大橋創造了同類型橋梁中的四項世界第一。然而就在3個月前,一名細心的65歲老工人,賈滿生卻發現,在公路橋青山引橋的伸縮縫施工中存在問題。
432顆螺絲帽,其中17顆根本沒有固定,33顆是焊接的,還有50顆雖然安在了螺栓上,但都高出了鋼板水平面,這是老人一個一個螺絲檢查發現的問題。事實上,從今年9月開始,賈滿生先后四次找到施工方,向他們反映問題,但是他們一直沒有理睬老人。一直到當地記者向武漢天興洲大橋建設公車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問題,施工方才最終表態說,“這批疏型鋼板是12月中旬才安裝,因工期較緊,還沒有來得及加固。
昨天,武漢市天興洲道橋開發有限公司責成施工單位展開全面檢查,要求施工承包方通知安裝廠家,盡快準備修補的材料,計劃明年1月5日前完成修補。面對這樣的工程,賈滿生說,這樣馬虎施工,實在要不得,用不了多久,天興洲大橋可能就要進行修補。
打油詩、調侃、諷刺,面對橋縫里的垃圾,用手就可以拔掉的螺絲帽,公眾怎么相信大橋的安全性。如今,上海市建設交通委已經組織專家,對蘇州河上的河南路橋進行了安全勘測。專家檢測認定說,裂縫是出在橋梁的外部材料上,河南路橋結構安全,正常通行不存在安全隱患,對于裂縫內出現的編織物等垃圾,負責該橋翻新工程的上海建工集團相關負責人坦言,是管理上出了問題。依據施工程序,放置工程泡沫類的軟填充物是合理的。但編織物肯定不應該出現。
目前上海市建交委和上海建工集團已經對施工和監理單位展開調查,表示要對出現的問題追查到底。
主持人:
看了前面的畫面,我想您也和我一樣,各種情緒化的詞都涌到了嘴邊,先來聽聽巖松第一感受是怎樣的?
白巖松(評論員):
可能還是要避免很多情緒詞,但是想起了另外一個詞的很多年前的時候,其實1998年抗洪的時候這個詞開始流行,指一些質量不好的防洪工程為豆腐渣工程。但是今天當你看完了用了很多垃圾這種材料來修橋,你突然發現,再用豆腐渣工程來形容這是不合理的。
主持人:
怎么了?
白巖松:
因為這是對豆腐渣的侮辱,豆腐渣還是有用的,但是垃圾是沒有用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時候你的心自然很沉重。
但是我感謝武漢那位老人,他像啄木鳥一樣,當“大啄木鳥”的監理都哪兒去了。
主持人:
一個老年人都可以去不厭其煩地反映這樣的問題,而這個施工方可以置之不理,武漢的天興洲大橋是號稱世界最大的公路鐵路兩用橋,應該是當地的一個重點工程、明星工程,可是施工方還敢于在這個時候這樣做。
白巖松:
可能有利益的因素,也有搶工期的因素,但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丟掉了作為一個職業人的良心底線。如果在欲望和監理失控的情況下,失去底線就有可能變成現實。另外還有一點,任何一個橋恐怕三個關鍵詞,“安全”、“功能”,然后是“美觀”。
主持人:
順利是不能顛倒的。
白巖松:
不能顛倒的。但是你會發現有很多人追求的順利已經倒了,大家會去說了這個橋拿了多少的設計,外觀世界第一等等。最核心的是安全,要沒有安全,連功能都不起作用,沒用,因為它會讓人失去生命的。最后才是美觀,錦上添花而已,但現在很多人愿意錦上添花,不愿意去做最扎實的工作,沒有安全又能有什么呢?
主持人:
另外,我們也注意到,在這樣的事情出現之后,施工方被媒體追到門上了,第一個反映都是說你放心吧,主體橋梁的工程安全是又可以保證的,怎么看這種表態?
白巖松:
我們先說上海的,首先我愿意相信它的主體結構是安全的,因為它請了橋梁專家來進行郵修。另外,這畢竟是蘇州河上非常命脈的橋梁。
第二個,我愿意相信它的是,請別忘了,這個橋出現問題是在一年前。去年1月通車,更早的一年是對一座百年老橋的改建和修建,因此說主體結構好。
主持人:
相信的是前人的工程質量。
白巖松:
對,我對百年前的老橋還保有一種極大的信任,這兩者加一塊我覺得主體結構是好的。
主持人:
但是盡管施工方這樣表態了,我們難免還會產生聯想,它是不是真的安全,雖然說護橋墩只是外邊的一個護理,既然工程要求有這樣的一個設置在,就是說明它會對安全有影響?
白巖松:
當然。我覺得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態很復雜,我們也想扮演一個“啄木鳥”去提醒,去到一些害蟲。很重要的一點是,現在不管是上海方面、武漢方面,都說主體結構是好的,我們也愿意相信。但問題在于它還不能立即制止住我們的聯想,這種聯想在哪兒?在我們肉眼看得到的地方,出現了問題,有害蟲,然后我們就會產生懷疑。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是否也會存在類似的問題呢?導致安全隱患呢?而恰恰有關方面回應我們的是也告訴我們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是安全的,但是一時間我們的疑惑還不能立即消失。
主持人:
今天我們關注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走過的橋梁,橋梁的質量、橋梁的安全,《新聞1+1》稍后繼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