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棺木尸體露天停放,綿延一里有余。“焚尸!”伍連德被自己的想法驚得渾身是汗
1911年1月,傅家甸的疫情絲毫沒有減輕的趨勢。每天死亡人數(shù)都在40至60人之間,不久便攀升至百人,有一天竟然創(chuàng)紀錄的達到183人。
隔離、消毒、阻斷交通……能做的事情都做了,為什么疫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此時的伍連德壓力巨大。他一次一次仔細思忖著自己建立的這套防御體系中是否還存在著漏洞。還有什么地方沒有考慮到?忽然,他意識到問題的癥結可能出在尸體掩埋這個環(huán)節(jié)中。
防疫局下設有抬埋隊,專門處理死者的尸體。政府為死者提供棺材,并由專人送往城北的公共墳地安葬。制度雖然制定了,但隨著每天死者不斷增加,能否得到有效地執(zhí)行,伍連德殊無把握。
1911年1月的一天,伍連德來到城北墳場。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時值隆冬,地上的積雪有五六寸厚,雪地上一排排棺木和尸體露天停放著,如長蛇陣一般綿延一里有余。
鼠疫桿菌可以在這些尸身上存活很久。這個墳場簡直就像一個儲藏鼠疫桿菌的大冰柜。如果有老鼠或其他動物接觸到這些尸體,再由動物傳染給城里的人,那么一切防疫措施都將化為烏有。
必須盡快將這些尸體處理掉。伍連德找來抬埋隊,讓他們趕緊挖坑掩埋尸體。但哈爾濱的冬天,氣溫至少在攝氏零下二三十度。這樣的溫度下,土地凍得比金石還要堅硬,不要說深挖洞了,就是想挖一個淺坑,也非常困難。如果要土葬,只能等到春天大地解凍時才能進行。但這樣一來,恐怕死于鼠疫的人還要成倍增長。
怎么辦?伍連德暗暗思忖。只有兩種辦法可以阻斷鼠疫通過尸體傳播,一個是深埋,另一個便是“焚尸!”這個念頭在伍連德腦海中閃過,連他自己也不由一顫。
中國人歷來有入土為安的習俗,對待父母先人的遺體更加尊重備至。在傳統(tǒng)觀念下,“焚尸”簡直不可想象。《東三省疫事報告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至于死亡之事,我國人視之,猶重保存尸體,既同于神圣之不可侵犯,而身后之供奉往往厚于生前,以為不如此,則子弟無以明其孝友,尊長不足以表其仁慈也。今者亦因防扼傳染之故,乃欲其尸體施種種消毒之法,或則遽令掩埋,或則加以火化,彼死者之父若兄妻若子目擊耳聞,能無不動于心乎?”
即便是生長在海外的伍連德,也不敢貿然挑戰(zhàn)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他思來想去,惟有上書朝廷,請皇帝下一道圣旨才能平復民間的反對。
他立即把當?shù)毓賳T和鄉(xiāng)紳召集起來,向大家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官員和鄉(xiāng)紳們一致同意他的主張。畢竟,惡疾面前曾經固守的觀念和習俗,此時是那樣蒼白無力。
伍連德上書朝廷,描述了哈爾濱尸橫遍野,無力掩埋的現(xiàn)狀,并申明尸體中含有的疫菌將隨時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如不盡早處理,后果不堪設想。因此,他呈請圣上頒一道圣旨,準許火葬。同時,哈爾濱的官商紳士們也聯(lián)名向吉林總督(當時哈爾濱屬吉林境內)陳情,希望批準火葬。
想來,伍連德焚尸的請求對清政府震動很大。以至于三天以后,他們才收到外務部發(fā)來的電報:準許伍醫(yī)生之請,可依計劃進行。
宣統(tǒng)三年,大年初一。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正在慶祝新春佳節(jié),而哈爾濱城北的公共墳地卻一片肅殺。200名工人把100個棺木或尸體堆成一堆,一共堆了22堆,澆上煤油,付之一炬。哈爾濱的文武官員見證了這觸目驚心的一幕。2200多具尸體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隨后,俄國防疫部門也效仿中方的做法,把轄區(qū)內染疫尸體,無論是新近死去的還是已經腐爛的,全部火葬。2月間,俄方共焚化了1416具尸體,其中1002具尸體是從墳墓中掘出來的。
此時,傅家甸已經有四分之一的人染鼠疫死亡。適逢春節(jié),為了能消弭人們悲傷的情緒,振作大家的精神,防疫部下發(fā)傳單,號召大家燃放爆竹,沖沖晦氣。說來蹊蹺,從這一天開始,傅家甸一直不斷攀升的死亡人數(shù)竟然下跌了。
1911年3月1日夜0時。哈爾濱防疫局內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時針指到午夜0時,傅家甸的死亡人數(shù)為零。隨后,長春、奉天、鐵嶺……東北各個大城市紛紛傳來捷報。死于鼠疫者:零。
“萬國鼠疫研究會”上伍連德被封為“鼠疫斗士”。勝利之后,他記下了那些犧牲者的名字
肆虐哈爾濱半年之久的大鼠疫,完全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被遏制住了。在大瘟疫前,清政府態(tài)度之開明,行動之果斷,讓世界各國刮目相看。而伍連德為首的中國醫(yī)務工作者在防疫中采取的措施之科學,又讓世界醫(yī)學界驚嘆。
鴉片戰(zhàn)爭以來從未露過臉的清政府,這回可算在西方列強面前揚眉吐氣了一回。為了揚我國威,清政府下?lián)苁f兩銀子專款,擬在奉天召開萬國鼠疫研究會議。屆時,清政府將邀請世界各地的名醫(yī),匯聚一堂,研討鼠疫的防治工作。
1911年4月3日,萬國鼠疫研究會在奉天召開。來自英、美、日、德、俄等十二個國家的專家參加了會議。作為消滅東北大鼠疫的第一功臣,伍連德理所當然的被委任為會議主席。
會議期間,伍連德見到了東三省總督錫良。錫良笑著對伍連德說,當時他沒有委任邁斯尼為防疫總醫(yī)官,而選擇支持伍連德,真是自己最明智的決定。
萬國鼠疫研究會是在中國舉行的第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上,專家們不但對東北鼠疫的成因、發(fā)展和防治方法做了研討;而且還肯定了伍連德“肺鼠疫”的理論。伍連德也因在東北大鼠疫防治中的杰出貢獻,被授予“鼠疫斗士”的稱號。
一場數(shù)百年不遇的大瘟疫,被一支小小的防疫隊在四個月之內撲滅了。無論在當時還是現(xiàn)在,這都是一個奇跡。
締造這個奇跡的除了科學的防疫措施,還有一串長長的醫(yī)務人員殉職名單。雖然觀點不同,但卻為中國的防疫工作獻出生命的法國醫(yī)生邁斯尼;剛剛從劍橋大學畢業(yè)便深入東北疫區(qū)的英國年輕醫(yī)生杰克森;為支援防疫而臨時上陣的中醫(yī)大夫徐世明……還有那些連名字也沒有留下,數(shù)以百計的士兵、警察、救護隊員、檢察員、雜役乃至廚師們。一個人倒下去,另一個人又頂上來,前赴后繼,連綿不絕。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支英勇的防疫隊伍,一場罕見的大瘟疫才得以撲滅;也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英雄兒女,中華民族才能歷百折而不倒,日久彌堅。
感謝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馬學博老師、遼寧大學焦?jié)櫭鹘淌凇⒑邶埥請笤恢桥恳约案=ń逃霭嫔缌止谡渑康膶W術支持。
參考書目:《東三省疫事報告書》、《伍連德自傳》、《國士無雙伍連德》、《1910年-1911年的東北大鼠疫及朝野應對措施》、《施肇基早年回憶錄》,以及1910年10月至1911年3月《盛京時報》、《大公報》。
資料照片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