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一些傳統節俗,如掃墓時焚化紙錢、插柳、冷食等,因與現代文明所倡導的環保、健康的理念相悖,而慢慢為人們所拋棄。但是一個節日一定要有特定的節俗活動才有文化內涵。對此民俗專家說,要找到傳統節俗與現代文明的契合點,清明節才會豐富多彩,深入人心。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重要的儀式行為,這種儀式由于有生者與死者的心靈對話,而帶有了某種神秘色彩。山東省民俗學會名譽會長李萬鵬說,舊時講究這一天都在祖先墳塋上焚化紙錢、磕頭祭拜。現代文明盡管不提倡這些,但在這一天,無論能否到墓前,都應該對祖先之靈進行默悼致哀,感念舊恩。
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研究所所長張士閃說,心祭重于形祭,一束鮮花,一炷香,一本相冊,幾句追思留言,也可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懷念。
有俗語說,“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說明門前插柳、頭上戴柳也是清明節的重要節俗。不過,折取柳枝與保護自然的現代理念不合拍,限制了這一清明節俗的發展。李萬鵬說,可以借鑒西方圣誕樹商業化的經驗,在一定范圍內推行柳枝及折柳的商業化,既豐富節日內涵,也能發展地方經濟。
此外,清明節也有一些傳統飲食習俗,如斗卵、畫卵、雕卵、吃“炊飯”、做“子推燕”等。民俗專家建議,對這些節俗可以進行現代化的加工,比如進行雕卵比賽、飯店推出清明特色食譜等,讓這些傳統節俗融入現代生活,豐富節日內容,從而讓節日保持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