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2007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前三季度,滬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約為5123億元,比2006年同期增加73.8%;深市主板公司凈利潤710.11億元,同比增長88.71%。滬深兩市上市公司超過70%的凈利潤增長真實性如何,其中有沒有虛增的成分?不可否認,近年來上市公司利潤的增長,是企業競爭力提高 的結果。但也要看到,與成熟市場相比,我國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長中有一部分是虛增。
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很快,企業利潤也跟著水漲船高。不可否認,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利潤的增長主要是真實的增長,是企業競爭力提高的結果。但是也要看到,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與成熟市場的上市公司相比,我國上市公司目前的利潤增長中有一部分是虛增,這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股指上揚所帶來的上市公司利潤的大幅度增長,不能代表企業本身持續盈利能力的增強。分析企業財務報表就會發現,不少上市公司為了業績增長,在兼顧主營業務的同時,將資本逐漸傾斜于投資活動,這已經是某些上市公司股價上漲的潛規則。根據兩家交易所披露的數據,前三季度滬市上市公司和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分別獲得投資收益1651億元和159.36億元(相當于凈利潤總額的三成以上)。由此看來,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每股收益大幅提升,季報所反映出的上市公司內在盈利增長的能力不得不打個折扣。
第二、由于中國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有待完善,而且中國沒有實施資源開采的付費制度,政府不得不在某些環節上對資源的價格有所控制,導致了目前自然資源的價格存在扭曲,這使得上市公司的利潤有一些虛增。總體來說,中國企業利用自然資源的成本要比國際上的企業資源成本低一些,資源的耗費要大一些。因此,在當前上市公司的高利潤中有一塊是由于資源價格較低產生的。
第三、上市公司環境保護的費用沒有支付或支付了少部分,破壞環境的代價沒有體現出來,這會使上市公司的利潤有一些虛增。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盡量減少環境污染。除了設立行業進入的環境門檻外,各級政府必須對各類企業征收足額的污染費,作為治理環境的資金。而我國的現實情況是,企業在環保方面應該付的很多費用都沒有付。
第四、上市公司沒有支付足額的社會保障費用。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還很低,這是中國發展階段較低的表現。但是勞動力成本再低,在制度上也要保證有社會保障的支出,而中國的很多企業沒有支付這筆成本或者沒有付足這一成本。上市公司中有許多經營礦產開采、房地產開發、道路建設等業務,這些行業的大部分工作是由農民工來做的,而大部分農民工只拿相應的工資,相關企業并沒有支付社會保障費用。
第五、國企不分紅,虛增了一部分利潤。由于中國處于轉型期,為了減輕國企的負擔,中國政府不從國企分紅。在特殊的歷史階段,這種做法可以存在。但在目前的條件下,上市國企利潤大增,它們沒有理由不向國家分紅。不分紅,則相當于國家給了上市國企很多的補貼。現在,國企不分紅的局面有望被打破,最近出臺的相關政策要求國企向國家分紅,上市國企也不例外。
第六、中國的金融企業還享受著國家“保護”的貸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額,這也使上市金融公司的利潤有虛增的成分。
目前,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上市公司利潤不斷增加,但隱藏在火紅景象背后的問題值得關注。如果在制度上不能解決這些問題,中國企業就很難真正具有國際水平的競爭力。可喜的是,我國政府開始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并在資源、環保、社會保障及國企分紅等一系列方面積極推動改革。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企業成為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才能使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范桂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