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圍繞中國民族品牌的大討論三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熱烈進行。在“自主創新與民族品牌發展戰略高峰論壇”上,官員、學者、企業家們紛紛對中國民族品牌生存現狀表示憂慮。
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坦言,中國自主品牌發展滯后,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已經成為推進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障礙。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吳漢東直指,過分依賴OEM(貼牌生產),忽視自我品牌創立;跨國并購中民族品牌流失嚴重;中華老字號岌岌可危是當前中國民族品牌的三大痼疾。
數據顯示,中國有百余類商品產銷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鮮有自主品牌。美國《商業周刊》每年評出的全球最有價值的一百個品牌中,從未出現中國品牌的身影。這樣的對照,的確有些諷刺。
更令人心痛的是,曾經耳熟能詳的許多已經具備一定競爭實力的中國民族品牌,如活力二八、熊貓洗衣粉等在外資并購潮中被雪藏;一千六百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中七成長期虧損,兩成勉強維生,僅有一成盈利的現實讓國人不得不深思,到底該拿什么拯救中國的民族品牌?
吳漢東表示,要拯救民族品牌,就應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研發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提升企業自身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
這一觀點,擁躉者眾,畢竟品牌的核心并不在表面的“牌”上,而是在內在的“品”上,而“品”的核心是質量,是創新,是技術含量。因此,依靠長期“寂寞”而又“枯燥”地自主創新是民族品牌發展的正途。
但當前,要讓民族品牌脫困,急需解決的問題除了研發資金上要舍得投入,技術上要勇于創新外,企業的心態似乎更加重要。
以OEM為例,這種經營方式對加工者而言風險小,投入資金少,進入和退出市場容易,因而長期為眾多中小企業所追捧。但OEM的弊端也十分明顯,加工企業不僅利潤微薄,而且長期“飯來張口”的日子容易讓企業產生嚴重的依賴思想,不愿再費時費力自創品牌。
再如近年來方興未艾的跨國并購,基于對中國未來經濟形勢的樂觀預期,越來越多的外國投資者希望借收購中國企業和品牌迅速實現本地化生產銷售,而部分國內企業往往被眼前的套現機會所迷惑,又缺乏與外資博弈的經驗,極易在“不經意”間將多年苦心打造的民族品牌拱手讓人,甚至最終讓品牌被打入“冷宮”。
可見,當前,拯救中國民族品牌的關鍵還是在自救。民族品牌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才能“成得了氣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