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快過來,這邊‘大頭鬼’特別多。”喬大海焦急地呼喚著同伴。“五一”剛放假,蘭州大學本部人工湖的石橋下,喬大海一漁網撈了11只小蝌蚪。不遠處,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女孩拿起礦泉水瓶,滿臉喜悅,細數“戰果”。
“五一”期間,陽光明媚,柳絮輕飛,這座人工湖儼然成了孩子的樂園。“平時哪有時間來玩兒”,喬大海顧不上和記者的搭話,瘋跑而去。
城市里長大的李斌源,特羨慕農村表弟的童年。爬白楊樹可以爬到最高處,一米高的土墻上能跳能跑,光著腳丫子在石子路上不怕疼,“特無憂無慮”。
同樣喜歡農村的顏仰鑫,每到寒暑假總愛往老家跑。講起農村的社火,他“眉飛色舞”:好幾個村子辦社火,社火到哪跟到哪。扮演獅娃子的經歷成了他最美好的回憶。
快樂,一個簡單的字眼,卻是許多“90后”孩子最感奢侈的東西。他們的童年沒了許多父輩曾擁有的那些“掏鳥窩、穿新衣、吃雪糕”等簡單的快樂,而他們的父母又為了不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絞盡腦汁地規劃著他們的未來,實施著深信不疑的教育方式,心甘情愿地和孩子“捆綁”在一起。有家長也感嘆:這代孩子的童年被提前消費了,小小年紀感受到的是成人世界的精神壓力,他們的快樂顯得是那么沉重。
他們真的無法快樂生活嗎?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薛曉瓏是14歲男孩的母親,她的回答透著無奈:“孩子童年快樂了,將來就不快樂了。要將來快樂,童年就要付出代價。”
“這個社會不會因為你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就對你另眼相看,不因童年無憂無慮,把學習扔掉,這個社會就會同情你。”面對社會現實,薛曉瓏時常困惑孩子的教育問題。
不得已,薛曉瓏對兒子推行“嚴厲教育”,不惜舉起“法西斯教育”的大棒。“五一”期間,孩子仍呆在家中學習。有時候,薛曉瓏也會問自己:“是不是對兒子太不公平了?”但讓她感到安慰的是,兒子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同在蘭州大學教書的許小平老師,盡管自己的孩子心智健康、品行端正,仍宣稱自己信奉的“自然教育”失敗了。“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則就是由著孩子的性子,盡可能不去約束和管束孩子,讓孩子在自然的狀態下長大。
許老師感慨,自然教育的成果與現行教育的評價體系格格不入,與應試教育無法兼容,所以說,所謂“自然教育”和快樂教育,在中國,也只能是一個烏托邦。“其實就孩子天性而言,靠自身成長是沒問題的。”
薛曉瓏老師也認為:“‘自然教育’必須要有一個理想的外部環境,不能推廣。‘自然教育’的失敗,是在社會造就的現實教育框架下的失敗。”
(本報蘭州5月10日電 記者 狄多華 實習生 張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