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科技強國基礎研究投入-產出-政策分析及其啟示

發布時間:2020-01-22 10:53:42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田倩飛 張志強 任曉亞 張雪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基礎研究,科技強國,投入強度,科研產出,創新政策

啟示和建議

張志強等在《關于我國建設基礎科學研究強國的若干思考》一文中,針對我國加強基礎研究已明確提出了?8?個方面的建議。本文再重點強調?4?點啟示和建議。

1. 制定長期支持基礎研究的國家戰略

美、英、德、法、日五大科技強國均通過國家法案、綱領規劃或總統宣言等,制定基礎研究法律、制度或政策,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要戰略地位,保障基礎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深遠影響國家科學未來。

我國對基礎研究和科技發展也有相應的階段性政策支持,但針對基礎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不應是某個階段的決策,更需要國家法律和制度上的常規性保障。我國亟待制定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激勵戰略與實施制度,保障針對基礎研究的長期、穩定支持,在國家原始創新方面發揮核心引導作用。

2 .長期穩定保障基礎研究投入強度

世界科技強國都是基礎研究投入大國,基礎研究投入強度長期普遍處于?15%—25%。近年來,中國?GDP?年增長率基本保持在?6%?以上,一直處于世界前列。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強度長期在?5%?左右徘徊,投入不足是我國基礎研究主要短板之一。

長期而穩定增加基礎研究投入強度,是加強基礎研究的戰略選擇。一方面,我國?R&D?投入強度遠低于科技強國,研發投入總量才相當于美國的一半。所以,未來必須繼續提高投入強度、增加投入總量。隨著我國?GDP?規模繼續擴大,R&D?投入強度的增速可能放慢,但必須逐步提升并保持在一定的比例水平之上,以保證相當體量的研發投入總額。考慮到我國的人口、經濟規模和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需求等,一個可參照的對象是美國。我國要保持與美國相當的研發投入總量,才能為建設科技強國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我國研發投入的經費結構不盡合理,試驗發展經費明顯偏重,而基礎研究投入比例偏低。這導致我國基礎研究的創新力度和知識供給長期乏力,繼而導致在基礎研究領域與科技強國的差距巨大。因此,在增加研發經費的同時,必須優化經費投入結構,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強度,基于科技強國基礎研究發展的歷史經驗,應該至少達到?15%?以上。

在增加基礎研究經費投入方面,除了政府財政投入以外,要大力激發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的積極性,改變我國企業在基礎研究中基本上長期不作為的狀況,擴大基礎研究經費投入來源的多樣性。在這方面,美國的企業是我國企業值得學習的榜樣。美國的科技型企業特別是前沿技術企業,都高度重視投入前沿基礎研究特別是與企業科技創新領域相關的基礎研究;而近年來美國政府財政經費的基礎研究投入只占基礎研究投入的一半左右。

3 .建設基礎科學研究新型卓越創新機構

隨著科技領域國家間研發競賽的加劇,以及科技創新范式深刻變化,需要建設適應科技創新規律的新型卓越創新機構。例如,日本于?2007?年開始實施“世界頂級國際研究基地形成促進計劃”,通過重點、集中的支持,形成以高水平研究人員為核心的世界頂級研究基地;截至?2018?年底,已支持建設?11?家頂級研究基地。建設科技強國,一個重要的資助戰略選擇是,以戰略規劃為引領,選擇基礎前沿學科方向;以前沿學科方向為單元,選擇國內最優秀的學科團隊,不斷建立一批學科方向卓越創新中心,給予長期穩定足額研究經費與人員經費支持。要有管理耐心和管理自信,拉長考核評價周期(比如,以五年為一個評價周期,至少滾動支持多個考核評價周期),放手耐心培養基礎前沿學科方向的世界單項冠軍。現代科學在我國發展的時間還很短,科學傳統、科學發現的接續訓練等都很有限。要有堅持幾十年鑄一劍的耐心和自信,總會有一些卓越創新中心有所作為的!

4. 建設適于基礎研究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的創新生態

我國科研管理領域還存在比較明顯的急功近利的現象,對基礎研究這類需要長期積累、難以快速出成果的領域缺乏寬松的科研環境。高水平探索性基礎研究其實是“曲高和寡”的,而且只有“慢工才能出細活”?,F在盛行的?3—5?年的資助周期,對于高風險、長周期、低成功率的基礎研究來說明顯過短。在我國科研成果與研究人員待遇掛鉤的機制下,基礎研究的低成功率和數十年的成果轉化周期使大部分科研人員不得不保守地選擇較容易產出成果的應用型科研領域,對基礎研究敬而遠之。我國本土諾貝爾科學獎數量上的短板正是我國基礎研究現狀的體現。

因此,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不要焦慮地坐等“偶然性”的諾貝爾獎,要真正創造產出“必然性”諾貝爾獎級科學發現成果的科研環境。當科研環境的量變積累出現質變時,不斷出現諾獎級科學成果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具體而言,相關建議包括:① 降低評價頻次,建立低頻次長周期的分類評價機制;② 徹底淡化數量評價,促進基礎研究追求質量;③ 建立“科學創新特區”,保障科學家心無旁騖、集中全部精力全時研究。


(田倩飛  張志強  任曉亞  張 雪  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  1  2  3  4  5  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