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節 完善公眾參與機制
依法保障居民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完善公眾參與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對關系公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以居民會議、議事協商、民主聽證等形式,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建議。完善村務公開、居務公開、民主評議等途徑,加強公眾監督評估。
第六節 健全權益保障和矛盾化解機制
健全利益表達、協調機制,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權利、表達訴求、解決糾紛。完善行政復議、仲裁、訴訟等法定訴求表達機制,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團體、社會組織等的訴求表達功能。全面推行陽光信訪,落實及時就地化解責任,完善涉法涉訴信訪依法終結制度。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完善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健全利益保護機制,保障群眾權利得到公平對待、有效維護。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加強對特殊人群的心理疏導和矯治。
第七十一章 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加快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等重點領域信用建設,推進信用信息共享,健全激勵懲戒機制,提高全社會誠信水平。
第一節 健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
全面實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制定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標準。依法推進信用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公開等環節的分類管理,加強涉及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的信用信息保護。加快推動信用立法。
第二節 強化信用信息共建共享
建立信息披露和誠信檔案制度,加快完善各類市場主體和社會成員信用記錄。加強部門、行業和地方信用信息整合,建立企業信用信息歸集機制,完善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推進全社會信用信息資源開放共享。
第三節 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建立守信獎勵激勵機制。在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過程中,對誠實守信者實行提供便利化服務等激勵政策。健全多部門、跨地區、跨行業聯動響應和聯合懲戒機制,強化企業信用依法公示和監管,建立各行業失信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
第四節 培育規范信用服務市場
建立公共和社會信用服務機構互為補充、信用信息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相輔相成的多層次信用服務組織體系。推動信用服務產品開發創新和廣泛運用。支持征信、信用評級機構規范發展,提高服務質量和國際競爭力。健全征信和信用服務市場監管體系。
第七十二章 健全公共安全體系
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加強全民安全意識教育,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編織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建設平安中國。
第一節 全面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建立責任全覆蓋、管理全方位、監管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綜合治理體系,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考核機制和管理制度,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的制定修訂。改革安全評審制度,健全多方參與、風險管控、隱患排查化解和預警應急機制,強化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監管執法,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頻發勢頭。加強隱患排查治理和預防控制體系、安全生產監管信息化和應急救援、監察監管能力等建設。實施危險化學品和化工企業生產、倉儲安全環保搬遷工程。加強交通安全防控網絡等安全生產基礎能力建設,強化電信、電網、路橋、供水、油氣等重要基礎設施安全監控保衛。實施全民安全素質提升工程。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
第二節 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全面提高抵御氣象、水旱、地震、地質、海洋等自然災害綜合防范能力。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完善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治應急體系。建立城市避難場所。健全救災物資儲備體系,提高資源統籌利用水平。加快建立巨災保險制度。制定應急救援社會化有償服務、物資裝備征用補償、救援人員人身安全保險和傷亡撫恤等政策。廣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和演練。
第三節 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制機制,以信息化為支撐加快建設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建設基礎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大力推進基礎信息化、警務實戰化、執法規范化、隊伍正規化建設。構建群防群治、聯防聯治的社會治安防控網,加快推進網上綜合防控體系建設。實施社會治安重點部位、重點領域、重點地區聯動管控和排查整治。加強打擊違法犯罪、禁毒、防范處理邪教等基礎能力建設。
第四節 強化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建設
建成與公共安全風險相匹配、覆蓋應急管理全過程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突發事件應急體系。加強應急基礎能力建設,健全完善重大危險源、重要基礎設施的風險管控體系,增強突發事件預警發布和應急響應能力,提升基層應急管理水平。加強大中城市反恐應變能力建設。強化危險化學品處置、海上溢油、水上搜救打撈、核事故應急、緊急醫療救援等領域核心能力,加強應急資源協同保障能力建設。建立應急征收征用補償制度,完善應急志愿者管理,實施公眾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境外涉我突發事件應對能力。
第七十三章 建立國家安全體系
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不斷提高國家安全能力,切實保障國家安全。
第一節 健全國家安全保障體制機制
制定實施政治、國土、經濟、社會、資源、網絡等重點領域國家安全政策,明確中長期重點領域安全目標和政策措施,提高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能力。加強國家安全科技和裝備建設,建立健全國家安全監測預警體系,強化不同領域監測預警系統的高效整合,提升安全信息搜集分析和處理能力。建立外部風險沖擊分類分等級預警制度。加強重大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制定國家安全重大風險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健全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和機制。對重要領域、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政策等進行安全風險評估。建立重點領域維護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國家安全工作組織協調。
第二節 保障國家政權主權安全
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地區聯合工作機制,依法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加強反恐怖專業力量建設。加強反恐國際合作。加強反間諜工作。加強網上主權空間對敵斗爭和網絡輿情管控,遏制敵對勢力和恐怖勢力利用網絡空間進行滲透破壞活動。加強邊境技防體系建設。高度重視做好意識形態領域工作,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第三節 防范化解經濟安全風險
堅持底線思維、預防為主,維護戰略性資源、關鍵產業、財政金融、資本跨境流動等領域國家經濟安全。加強重要經濟指標的動態監測和研判,制定重要經濟領域風險應對預案。統籌應對去過剩產能、去商品房庫存和去債務杠桿過程中的財政金融風險,以可控方式和節奏主動釋放風險。加強對金融市場異常波動、風險傳遞和金融新業態風險的監管應對。完善全口徑政府債務管理,推動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拓寬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渠道,完善流動性風險管理工具和應急預案,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防范企業債務風險。提高能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糧食、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網絡等方面風險防控能力。健全國家戰略物資儲備,構建產品產能產地儲備相結合的國家戰略資源能源儲備體系。
第四節 加強國家安全法治建設
貫徹落實國家安全法,出臺相關實施細則。推進國家經濟安全、防擴散、國家情報、網絡安全、出口管制、外國代理人登記、外資安全審查等涉及國家安全的立法工作,加快健全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充分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