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后普洱時代
從法國的香檳到墨西哥的龍舌蘭,再到意大利的帕爾馬火腿的奶酪,如今,享譽世界的是中國的普洱。美國《時代》周刊今年8月刊發了一篇名為《普洱茶——中國下一個搶手貨》的文章,字里行間都對普洱茶的未來充滿期待。
很多中國讀者對這種期待的質疑,還要追溯到上一個普洱茶全民式的狂潮——
2002年,20克普洱茶拍賣出165萬元天價。
2005年,一提七子餅普洱茶創造了160萬元的拍賣神話。
2006年至2007年間,以“能喝的古董”為賣點,普洱茶價格一路“非理性”攀升,“一克普洱一克金”的財富故事,水銀瀉地般在坊間流傳。
黃剛認為,人們關注2007年的那次普洱熱并不是因為它熱了,而是因為它的暴跌:“普洱茶冷了幾十年,后來人們發現普洱茶經過陳化以后,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很強的保健功效。自此,人們開始關注普洱,這個時候發現它少了,又開始追捧它。本來追捧的是老茶,結果新茶的價格也漲上去了,但是新茶一年有十萬噸的產量,幾乎是要多少有多少,這樣泡沫就出來了。”
比很多同行幸運,李啟華的普洱店歷經了普洱茶史上那次罕見的過山車式震蕩后,依然能夠“屹立不倒”。且說去年的北京,與李啟華店面規模相當的私人普洱茶專營店,倒閉了將近一大半。李啟華坦言,自己能夠躲過這場風暴絕非僥幸,在2007年市場泡沫迭起的時候,他和少數同行的朋友就看出了其中端倪。
文化缺失、惡意炒作、消費者非理性地追捧……成為上一個普洱熱潮泡沫、縮水、跳水、崩盤的最終解釋。專家認為,現在的普洱茶市場,是理性回歸的后普洱時代。
李啟華說,其實,對普洱茶市場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從普洱茶復興開始,它平均每年在以15%的增值空間保持著平穩的態勢,而在2002年到2007年之間,它提前預支了今后10年甚至更多的增幅,價格以非常規狀態暴漲。經過2007年和2008年的市場盤整,今年的價格才有所回暖。但即使是這樣,現在的普洱新茶的平均價格也要高于它飛升之前的2002年市場均價。
投資:必須有所取舍
大衛·霍夫曼顯然對中國的后普洱時代充滿信心,他正在打算在加利福尼亞開一個高檔茶葉店,用以收藏悠久年份的普洱茶,并成為美國普洱迷們的聚會場所。他還振振有詞地拒絕了前來“送錢”的買家:“不是所有產自中國的普洱茶都能買賣。”
面對后普洱時代,愛茶之人又應該如何取舍呢?李啟華說,普洱茶的投資必須要有一定的針對性。“這就好像是炒股票,那么多只股,是不是你每一只都要買呢。”
“2007年的暴跌,跌下來的是新茶。而本來稀缺的市場存量將會越來越少,老茶沒有下跌,且每年都在以很高的幅度增長。”黃剛的觀點,幾乎得到了所有普洱茶專家和茶商的認同,“舉個例子,很珍貴的老茶我幾乎是不賣的,很顯然,如果我以某一個自認為合理的價格出售,我再想以同等的價格把它買回來,那就不可能了。”
在黃剛看來,買普洱老茶是“有錢人的游戲”,是“龐大金字塔頂上的那一小圈里的人的游戲。”
李啟華說,不是所有老茶都值得購買和投資。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倉儲條件。普洱茶的精髓就在于它隨著不同的倉儲條件和倉儲環境發生的變化,一定要選購倉儲條件好的,如果投資者自己不是這方面的行家,最好找懂行的朋友一起參謀。
其次,老茶也要關注品牌。“這就好像一個人的出身,可能是貴族,也可能是平民。當然貴族的普洱茶要高于平民的。”李啟華說,同樣是一個級別的老茶,一個出自老字號廠家,一個是普通的小廠家,當然老字號品質更高,也更值得投資。
投資普洱老茶對資金實力要求很高,而普洱新茶也許是普通投資者不錯的選擇。“我們可以過5年或者10年以后再來反省2007年、2008年的普洱茶市場,只要是品質不錯的普洱新茶,刨去通貨膨脹的因素,它肯定不是原來的價格,升值幅度應該還是挺高的。”李啟華說,“舉個例子,我今年買的901普洱方茶要比去年翻了一番,這就是價值。”
李啟華說,投資新茶有兩個方向,一是大廠家的產品,質量有保證、認可程度高、品牌效應大,如果是小的生產廠家,很難在質量上有所保證。第二就是大樹茶,因為大樹茶的產量小,隨著消費者對普洱茶認識的加深,對大樹茶的認可也會越來越高。
另外,一些較大的普洱茶生產廠家,可能會在一些特定的歷史時期產出一部分限量的“明星產品”。李啟華認為,這部分產品是非常有投資價值的。“常規的茶每年都會出,但是限量版是不常見的。”
“因為這些限量版存在唯一性,它的價格也會略高。”李啟華說,需要注意的是,它很有可能透支了以后幾年的漲幅,如果是這樣的話,還要酌情考慮。(晁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