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走到了十字路口
業內人士分析,淘寶網目前6200萬注冊用戶,受到新規定沖擊后保守估計至少還會有3000萬家繼續經營,單驗證費用一項,繳費總額就將達到150億元。
近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數據顯示,我國網絡購物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坐在家里用鼠標購物受到越來越多網絡用戶的認同。而電子商務的監管仍是網購市場的焦點話題。網購市場的急速擴大也在促使政府把電子商務的監管提到議事日程當中。
網購已成為流行的消費方式。網絡購物用戶人數已達6329萬,25%的網民青睞網上購物,躋身十大網絡應用之列。坐在家里,晃動鼠標,輕輕一點,稱心的商品便可以送到家門口,不但消費方式方便、快捷,同時消費者還總能享受到在實體店難以遇見的折扣,經濟又實惠。
與此同時,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有關網上交易的投訴也已成為十大投訴之一,其中有關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的投訴就占30.2%。
各地方政府開始陸續出臺一些監管草案,加強對電子商務的法律監管。網絡購物普及率較高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在這方面先人一步。6月下旬,《上海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規定(草案)》(以下簡稱《規定》)提交上海市人大審議。7月2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關于貫徹落實《北京市信息化促進條例》加強電子商務監督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定從8月1日起,北京的營利性網店必須先取得營業執照后才能經營,包括在淘寶、易趣、拍拍上經營網店的北京店主。
據了解,淘寶、易趣、拍拍是典型的C2C(個人對個人)電子商務運營模式,它們為個人與個人的網上買賣提供平臺,用戶只需要提交身份證、銀行賬號等基本資料并且通過網站的身份驗證,就可以開店做生意了。
C2C是我國網絡購物的主要方式。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監測報告》研究,2008年網絡購物市場交易額達291.1億元,其中C2C交易額271億元,占93.1%。C2C較為活躍的原因是它是傳統實體店的補充,讓消費者與消費者相互自主地進行商品買賣。
C2C的交易模式與實體店交易迥然不同,要把對實體店的監管方法照搬過去必然會出現不少問題。上海市的《規定》和北京市的《意見》,也已遭到一定程度的質疑。
北京市工商局的新規定中,不僅要求符合條件的網店必須辦理營業執照,還要在一家第三方商業網站“名索驗證”進行實名注冊和信息驗證,該網站標明,每年的費用是500元。
網上交易的一個重要優勢是成本低,價格低廉。網店店主們多數是微利經營,辦理執照及其后續費用必然會增加交易成本,這使網店經營面臨新的壓力。另有報道稱,北京的電子商務監管模式會在一段時間后推廣全國。有人說,網店的好日子不多了。
業內人士分析,僅以淘寶網用戶為例,目前有6200萬注冊用戶,受到新規定沖擊后,保守估計至少還會有3000萬家繼續經營,也就意味著單驗證費用一項,繳費總額就將達到150億元。但問題在于,網店為此支付的費用可以得到什么回報嗎?
首先,買家會因網店擁有執照而增加信任嗎?網易對此問題進行了一項在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8%的網友選擇“不會”。其次,網店付費辦理執照能從監管部門獲取更多服務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相關監管部門恐怕應該重新考慮,面對新興網絡市場到底應該如何管理,收費同時怎樣跟進服務水平。畢竟,收費并不等于管理。
著名互聯網分析師呂伯望認為,用辦執照、收費這樣的傳統方式來監管新型的電子商務,不但耗費時間、耗費精力,也干擾了網上交易的成熟秩序,嚴重挫傷賣家積極性,扼殺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在新浪網進行的一項15625人參加的在線調查中,有85.5%的網友認為新規定會阻礙中國電子商務發展。
同時,收取費用等于變相人為提高網店的準入門檻,這必然沖擊網絡小型創業。網易組織調查“你是否擔心網店新規影響個人就業”,在參與這項調查的網民中,88.7%的人表示“擔心”。經濟學家吳敬璉不久前在上海“文化論壇”表示,互聯網創業讓創業、就業的門檻更低,惠及更多人,更好地解決了公平問題,應該得到保護,而不是讓變相收費進行扼殺。
但C2C模式是最活躍的電子商務模式,參與人數多,交易雙方一般為個人或小型企業,虛擬網絡平臺打破傳統地域劃分,交易的隨機性使得營利性網店的界限模糊,這都為監管帶來了不少技術難題。質疑之聲包括,“如何界定哪些賣家隸屬于本地區?”“怎樣確定這些賣家是不是‘在互聯網上出售、置換自用物品,且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個人’?”等。
當然,這并不是否定對C2C加強監管的必要性。電子商務領域的虛假信息、交易欺詐、個人信息網上泄露,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案例確確實實存在。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美國國民的網絡購物比例為66%,比中國25%的比例高出40多個百分點,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仍然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毫無疑問,政府逐步加強對電子商務的監管是必然趨勢。專家指出,政府建立專門的第三方認證體系,擬定專門的電子商務法規,體現了政府對加強電子商務監管的努力。如何探索出一條有效監管電子商務的全新道路,同時又能保護尚處于起步階段的電子商務,這將成為考驗政府監管智慧的一道新課題。
網店收費許可不妥專家:備案制代替許可制
在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剛剛主辦的“中國網絡零售產業環境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信息產業研究部副部長盧奇駿、國家信息化評測中心常務副主任姜奇平等信息化立法權威、政府研究官員和著名律師聯名反對上述做法,他們認為,網絡零售中賣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人,應該有創新的管理方法。此外,他們認為國內網店管理應搞備案制,而不是收費的許可制。
單個地方施行可操作性引發關注
此次網店辦執照事件中,許多成都網民都擔心,這一規定試點后如在全國大范圍推廣實施,或會改變電子商務賣家的成本結構,從以個人賣家為主的市場轉向企業賣家為主的市場。而在目前網絡零售商多處于個人創業階段時期,過多的監管收費將會影響這一產業的發展。
解放日報:網店怎樣才能“健康成長”
“網絡零售產業規模占整個零售業5%以下時,政府不要管;網絡零售的就業人數在500萬以下時,政府不要管;網絡零售年收入在5萬以下的就業人員,政府也不要管。”中國社科院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提出“三不原則”,得到在場各界專家的同意。專家們認為,中國的網絡零售還處于萌芽階段,政府的管理出發點應當是服務和扶持,應當主要發揮行業自律作用,而不是簡單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介紹,中國的網絡零售只占零售業的0.63%,僅占電子商務的不到3%,而且處在每年以百分之百增長的培育期。與發達國家相比較,美國的網絡零售占零售業的3.72%,韓國的高達7.65%。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國務院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杜鏈,曾參與制定了國家的信息化十一五規劃和電子商務十一五規劃,他認為,“相比電子商務的發展進程中復雜性、多樣性,我們傳統管理的工具和手段相對簡單。在這種情況下,剛開始就要拿出管理的辦法,往往風險比較大。現在先不要建立法律框架,要先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之后再逐漸建立框架。”
要辦執照了網店還開嗎
“終于成交了。”西西物語按下確定鍵,揉了揉疲憊不堪的雙眼,長長地出了口氣。整整一個小時,她就這樣守在電腦前應付一位死纏爛打的顧客。向來遵循不講價原則的西西物語破天荒地敞開了優惠口,為留住這名挑剔的客人,一退再退。最后通過讓利10%,成交了這筆買賣。
“這個價格一般是賣不了的,現在不是著急出貨嘛,只能吃點虧。還有不到五六天了,得趕在八月之前把網店關了。”自8月1日起,北京地區的網店經營者從事買賣前必須先注冊營業執照。西西物語之所以著急關網店,就是為了躲開辦理營業執照。
西西物語是身處北京的一名大二學生,五個月前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個網店,利用業余時間銷售女性內衣。前三個月由于經營不善,沒有賣出去一件商品,后來,經過實施網上店面的裝修、廣告等措施,終于在第四個月成交了38單,減去各種費用,西西物語在四個月獲利400元。
就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傳來了網上開店要辦執照的消息,西西物語趕緊找人打聽了一下,頓時感到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