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一直有一種輿論,認為中國的改革是從經濟體制改革起步的,中國改革主要是經濟體制改革,似乎至今未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這是一種誤解——
大家很關心中國的改革開放,特別是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設,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政治體制改革作為我國全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深化,必須隨著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積極性的提高不斷推進。事實上,我們黨對這個問題十分重視,遠的且不說,去年召開的十七大就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更高地舉起人民民主的旗幟”。
-中國共產黨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既有戰略,又有策略
多年來,一直有一種輿論,認為中國的改革是從經濟體制改革起步的,中國改革主要是經濟體制改革,似乎中國至今未進行政治體制改革。這是一種誤解。因為它沒有看到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所以能夠提出改革的任務,就在于當年的真理標準問題討論造就了思想解放的氛圍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只要讀一讀鄧小平同志那篇名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就可以體會到中國的改革一開始就是在民主政治的推動下起步的。由于我們國家是一個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我們黨是一個有幾千萬黨員的大黨,各種意見都會有。這就決定了在中國搞改革開放,搞現代化,沒有民主是不行的,不能有序地推進民主也是不行的。
以往,之所以有人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有誤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對鄧小平同志的戰略思想研究較多,而對于他領導改革的策略思想研究不夠。我們聯系3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可以發現,我們黨在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既有戰略,又有策略。
-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至少有八個方面的特點和做法,這些做法和特點已經使得中國社會在這30年中發生了極為深刻的變化
從戰略與策略相結合的角度講,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至少有八個方面的特點是我們應該注意和重視的:
一是把政治體制改革與經濟體制改革結合起來,并且以經濟體制改革的名義推進。比如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時候,取消了曾經作為中國“三面紅旗”之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鄉政權,設立了縣人大常委會,并由公民直接選舉縣和縣以下人大代表。事實上,30年來,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每推進一步,政治體制改革也深化一步,從來沒有停止過。當前正在實施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也具有這一特點,這場被人們叫做“大部制”改革的國務院機構改革,作為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這次改革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努力建設一個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并將按照權力制約的原則,形成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機制,這對于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具有極大的意義。
二是把發展民主與健全法制結合起來,強調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堅持依法治國。針對“文革”中出現的把民主等同于無政府主義的狀況,以及中國社會中長期涌動的民粹主義傾向,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一開始就強調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30年來,我們修改和完善了憲法,廢除了不合乎憲法和民主精神的法律條文和法規,制定了刑法、民法和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還建立了律師制度,并進行了以建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保證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為目標的司法制度改革。幾千年形成的人治社會正在向法治社會轉變。
三是把政治體制改革與尊重和保障人權結合起來,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在撥亂反正中,徹底糾正過去歷次政治運動中發生的踐踏人權現象,大規模地平反冤假錯案。改革開放以來,不僅發展經濟,努力保障公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還允許和支持公民創辦多種形式的非公有制經濟,并確定了新的社會階層的政治身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實行身份證制度,允許公民自由擇業包括異地擇業;實行依法出入境制度,允許公民出國留學和出境旅游。最近這幾年,進一步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依法推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努力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這些變革,既保障了公民的人權,又激發了中國社會內在的生機和活力。
四是把發展民主法制與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結合起來,讓人民群眾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實惠。在中國的政治體制中,鄉村、社區和企業廣泛地建立村委會、居委會、職代會等群眾自治組織,是一大特色。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僅在廣大農村實行了村委會村民直接選舉制度和鄉鎮改革試點,而且在農村普遍實行政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制度。社區建設也取得了明顯的進展。而且,基層民主建設正在與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和諧社會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廣泛擁護。
五是把執政黨依法執政與參政黨依法參政結合起來,完善了中國特色的政黨政治。許多朋友也許不了解中國民主黨派的參政是什么意思,在我們的政治構架中,中國的八個民主黨派和工商聯雖然不是執政黨,但是參政黨。參政的基本點有四項:(1)參加國家政權,包括擔任國家和政府的領導職務,擔任檢察、審判機關的領導職務;(2)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3)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4)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特別是規定了在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和人大專委會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大代表的比例。這是在中共中央1989年的文件中,就已經規定了的。這幾年,在執政黨的支持下,參政黨在中國民主政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