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病可以救助
大病如山,壓碎了多少幸福家庭團圓相守的夢想。
面對惡性腫瘤、白血病等重大疾病,一些群眾往往無錢看病、舉債看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有的只好回家維持治療,有的干脆放棄治療,無助地遭受病魔的肆虐,因大病無助造成的悲劇不時上演。
為了兌現“病有所醫”的承諾,近年來黨和政府在醫療保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體系已經搭起框架。但由于醫保都有報銷的比例和最高限額,如果患上大病,個人支付的醫療費仍然大山壓頂,對于許多家庭是難以承受之重。
一方面是欠缺的救助機制,一方面是越來越多的求助渴望。
初春時分,記者深入城鄉,探訪大病中的人生和家庭,耳聞目睹了大病危困人群的生存境況和深切呼喚,并沿著這一呼喚,遍訪社會方方面面,集納民心民智,探求建立大病救助體系的可行之路。
人民群眾強烈關注的問題,與人民利益休戚相關的問題,正是政府和社會應當關注、研究并著手加以解決的民生大題。
一個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應該是多層次的,基本醫療保險是基礎,醫療救助是補充。讓更多的大病弱勢群體享受到政府和社會救助的陽光,是深得民心的舉措。這是民生的大需求,也是民生的迫切呼喚。
如果大病可以救助,生命多了保障,也更富有尊嚴,公平和正義的陽光終將驅散病魔的陰霾。如果大病可以救助,科學發展的和諧社會才會實至名歸。(雷路展)
案例探訪
劉丹陽:渴望陽光
“叔叔阿姨,你們還來不來采訪呀!”電話那頭的劉丹陽帶著哭腔。
因為在北面,陽光照射不到劉丹陽所在的病房。這使他的臉色更加蒼白。理光了頭發,白色口罩上面,只剩下一雙大大的眼睛。
河南省腫瘤醫院血液科21病床,滿眼血絲的父親講述著兒子得病求醫的經歷。劉丹陽不耐煩地打斷父親,糾正父親講述中不正確的時間、地點、經過。
母親立在病床前,半天才說一句:“這一年多來,孩子脾氣有點大了,有時莫名其妙發脾氣。”
“丹陽得病前可不是這樣,特陽光,特開朗。”一旁的父親補充說。
21歲的劉丹陽,來自鞏義市北山口鎮山川村。父親原來是民辦教師,十幾年前轉為公辦,由村小學調進了市里的中學。為了方便照顧有病的兒子,他又申請調回了村小學,工資由3000多降為了2000多。“淋巴瘤白血病,學名非霍奇金淋巴瘤,屬于淋巴母細胞型。”教了33年語文的父親,對這些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的專業術語,像給一屆屆的學生講課一樣,講給每一個親戚鄰居。
他記住了治病的每筆開銷
劉丹陽對每一家治療的醫院和花錢數目記得非常清楚:2009年3月21日由市醫院來到省腫瘤醫院,3天后檢查結果出來,確診。10個療程,每個療程花費2萬~3萬元,共計花費25萬元。其中新農合報銷5萬元,就讀的市直高中捐款3萬多元,父親給市長寫了封求救信,市長批示市慈善總會捐助2萬元。如今欠外債15萬元,有親戚鄰居借的借款,有高息貸款。其間看過鄭州所有有名氣的中醫院,到過石家莊的醫院。
劉丹陽需要骨髓移植,骨髓源已經找到。據主治醫生講,移植、醫藥費用需要50萬~60萬元。因為費用還沒有著落,劉丹陽已等了兩個月。“40天左右需打一個療程,每多打一個療程多花2萬~3萬元。”流淚的母親插話說。
“有父母在,有醫生護士在,有人來探視了,劉丹陽特別開朗,有說有笑;但他們一走了,就我們兩個在,我發現劉丹陽會對著天花板發呆,一呆就是一個多小時。”同病房的病友說。
病床前,放著一本出院的病友贈送給劉丹陽的書——《心靈成長》。這是一本與病魔作斗爭的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太專業了,我還看不太懂。”說這句話時,他露出了孩子般靦腆的笑容。
病好了想去曬曬太陽
查出淋巴瘤白血病時,劉丹陽正讀高三。當時他還把課本帶到病房,想不耽誤當年的高考。一年多了,課本都已經淡忘了。“那些高考落榜復讀的同學,正在緊張準備今年的高考,與他們聯系,手機經常關機。”
文筆不錯的父親一遍一遍地給各級政府、慈善機構、企業、媒體寫《緊急求救信》。他用的最多的話語是“我兒子的病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生死乃一瞬間……”每個療程期間,父親安頓好學生和功課,匆匆感到醫院,交費、化驗,與醫生商量治療方案。
劉丹陽的病情,鞏義電視臺、鄭州電視臺兩次給予報道,有兩個人捐款4000元。“效果也不是太好。”父親說。
全家的2畝多地,全靠母親來種。自從劉丹陽有病,地也荒了。
哥哥原來在鄭州一家企業工作,工資不高。自從弟弟得了病,辭職來到上海的一家企業,想多掙錢為弟弟治病。“走了半年多,我們都不知道到底在哪個企業,沒有寄來過一分錢,我們知道在上海不容易。他也28了,朋友談了好幾年,女方幾次催著結婚,都被他拒絕了。我和他媽也感到對不住他,但小兒子救命要緊。”父親說。
讀大三的姐姐與劉丹陽交流最多,說的最多的是鼓勵他的話。
春節前,父親求助的鄭州一家企業,老板派人送來了1萬元。得病后沒有哭泣的劉丹陽,一下子跪在病床上,淚流滿面地向他致謝。來人再三叮囑,不要對媒體公開企業名稱。
“病好了,我有兩個愿望,一是好好曬曬太陽,一是重新讀高三,將來考大學,工作了,有錢了,來報答父母和像我一樣需要救助的人。”說起將來,劉丹陽游移不定的目光,此刻變得明亮起來。(胡心潔 曾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