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生命的誕生本是一個瓜熟蒂落的生理過程。而今,這個自然規律卻遭遇過多的人為干預。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中國近一半分娩通過剖腹產完成,剖腹產率為世界第一。世界衛生組織對剖腹產率設置的警戒線是15%。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歐美發達國家剖腹產率也曾一度走高,各國紛紛警醒并進行糾偏。目前,美英等國的剖腹產率均在警戒線以下,日本僅為7%。而我國剖腹產率上個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僅為5%,20世紀80年代以后持續快速上升,選擇順產的越來越少。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它折射出哪些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本報記者試著為您一探究竟。 ——編者
●孕婦
對剖腹產認識有誤
“產痛恐懼”、“擇吉生育”、趕“上學末班車”心理推高剖腹產率
1月22日上午9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門診大廳內人頭攢動。作為國內知名的三甲婦產專科醫院,每年約有1.3萬個新生命在這里降生。在婦產科候診區,記者隨機采訪了5位前來孕檢的準媽媽。
對于“傾向于哪種生育方式”,她們當中1人希望自然分娩,2人表示“聽醫生意見”,另有2人選擇剖腹產——
“我怕疼,剖腹產可以避免產痛,也比較保險。”
“我年齡大了,如果順產不成,還是要剖腹產,不如一步到位,免得吃二茬兒苦。”
“如今,許多孕婦要求剖腹產,盡管我們一再告訴她們自然分娩是最健康的。” 該院產科副主任于松說:“在美國,即便年逾40的孕婦,首先想到的也是順產。在她們眼里,剖腹產只是醫生解決難產生育的最后一招。”于松認為,這當中的差異,既有孕婦的原因,也有醫生的因素。
對于臨產婦而言,分娩既是一種期盼,也是一種擔憂。
32歲的王莉當上了準媽媽,從此對選擇哪種方式生育格外關注。上個月,她的表姐在北京一家大醫院生產,被10多個小時的產痛折磨得奄奄一息,而醫生例行公事的冷漠更讓她感到無助和委屈。同事小周去年生育時也遭遇類似經歷。鄰居姍姍怕產痛,也擔心產后身材走形,于是選擇剖腹產,盡管術后有些腹痛,但相比漫長的產痛,可謂“小巫見大巫”——身邊太多分娩的故事,太多產痛的介紹,讓預產期臨近的王莉憂心不已。
于松說,資料顯示,95%的女性分娩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在醫學疼痛指數中,分娩疼痛僅次于燒灼傷痛,應該說它是多數母親一生中經歷過的最痛。因此,關于產痛的種種傳說,讓不少人患上“分娩恐懼癥”。而“剖腹產快速、安全、不受罪”等誤解,以及諸多明星剖腹產引發的名人效應,也助推了剖腹產率的上升。
此外,還有兩個現象值得關注。
一是選良辰。近年來,“千禧寶寶”、“金豬寶寶”、“奧運寶寶”扎堆的新聞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它們的背后是“擇吉生育”的心理及其走俏的剖腹產手術。 “為了所謂的良辰吉時,掐著時間剖腹產的孕婦大有人在,有人甚至要求孩子在8月8日8時8分出生。”在京經商的浙江人張先生為此托關系、送紅包。
二是趕入學。9月1日前年滿6周歲兒童才允許入學的規定,成了趙玫的一道“催產令”。為了給即將出世的寶寶趕“上學末班車”,預產期在9月中旬的她,懇請醫生做手術。“每年8月孕婦扎堆剖腹產,也成了一個周期性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