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內醫改將有較大進展
●公立醫院暫不實行收支兩條線
●對醫療費用增幅要宏觀調控
●今年試點農村助理執業醫師考試
●一所城市三甲醫院要支援三所縣醫院
3月7日,衛生部部長陳竺、副部長馬曉偉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來到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醫藥衛生界委員中間,與大家共話醫改。對16位政協委員針對醫改熱點問題提出的建議,他們均做出回應。
致力于三年內醫改有較大進展
政協委員、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全國政協醫衛界聯組討論會上說,我們致力于在未來3年里醫改取得較大進展。對于醫藥領域的投入,各級財政的直接經費投入固然是重要一環,但更為重要的是保障制度籌集來的社會資金。
陳竺認為,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工作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醫改亮點。這項工作將給老百姓帶來很多實惠。除了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外,“慢性病已經成為我國當今社會一大主要危害”,新醫改方案在重大疾病防控、婦幼衛生、精神衛生、慢病管理以及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等方面都將有詳細規定。方案中還透露,自2009年起將開展6歲~15歲兒童乙肝疫苗的全人群接種和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貼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陳竺說,醫改方案沒有回避難點。目前,人民群眾對醫改的感受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得大病、得重病時到大醫院看病的感受,其中包括質量、費用、便利度和醫務人員的態度等。因此公立醫院將進行改革試點,并將著力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問題,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
公立醫院暫不實行收支兩條線
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俞光巖聽到一個說法:今后公立醫院都要實行收支兩條線,這種做法是否會影響服務質量和醫療效率?對此,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回答,目前在醫改方案中,收支兩條線制度主要是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中探索實行,在公立醫院的改革中暫時還沒有考慮。
對醫療費用增幅要宏觀調控
對于很多委員提出的如何落實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問題,馬曉偉強調,在公立醫院的試點改革中,將進行一些付費方式的探索,比如單病種付費和總額預付制,也就是在醫療機構提高水平、提高效率的同時,對醫療費用增長的幅度還要有一個宏觀的調控。
馬曉偉說,在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的改革中,為調動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積極性,內部分配制度要以醫務人員所提供勞動的數量、質量和效果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依據,同時結合科研教學和風險崗位來確定分配標準,以達到激勵作用。
一所城市三甲醫院要支援三所縣醫院
有委員提出,為什么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指的是縣、鄉、村三級網絡,卻要把縣醫院建設納入公立醫院改革范圍?馬曉偉解釋說,要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重點就是加強縣醫院的建設,使其發揮龍頭作用。如果農民生病能在家門口解決,就能大大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對于縣醫院的人才培養,馬曉偉說,今后一所城市三甲醫院將負責支援建設3所縣級醫療機構,要選派醫生到縣醫院開展工作,指導縣醫院醫生,同時承擔培訓任務。不僅要把縣醫院建成當地的治療中心、預防中心,還要建成鄉、村兩級醫生的培訓基地。
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要實現民營醫院健康發展,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協同醫院院長董協良認為,必須取消政策歧視。
在回答這一問題時,馬曉偉透露,將要出臺的新醫改方案的政策導向是:民營醫院在醫保定點、科研立項、職稱評定、繼續教育等方面,與公立醫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務準入、監督管理等方面一視同仁;鼓勵社會和民營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院;給民營醫院在區域衛生規劃中留有空間。
今年開始農村助理執業醫師考試試點
來自寧夏的全國政協委員戴秀英提出,目前,執業醫師考試大部分內容理論性太強,與村醫日常工作差別很大。
馬曉偉說,對于現有部分鄉鎮衛生院的工作人員沒有取得助理執業醫師資格,還有相當一部分長期在農村工作,掌握了一些技能,獲得了當地老百姓認可,但在參加全國統一考試時確實很難通過的人員,衛生部決定從今年開始,在云南、貴州、四川3個省進行農村助理執業醫師考試試點。這些人員畢業后,將獲得縣、鄉兩級執業許可證書,從而把城市和鄉村的執業醫師考試、助理執業醫師考試區別開來。同時,衛生部正積極與財政部協商,制定村醫的補貼政策。
建立3+X式住院醫師培訓制度
針對委員們普遍關注的醫學教育話題,陳竺說,建立規范化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至關重要,將開展這方面的試點工作。各級醫院特別是大型公立醫院在住院醫師培養方面,不能僅停留在為本院培養人才,而要為整個國家的衛生事業培養出一批能夠實現重心下沉、關口前移、讓基層老百姓既認可又放心的健康守門人。
馬曉偉說,這次城市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大特色,就是下決心建立起我國的3+x式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逐步把人才培養的層次提高。主要思路是:國家立項、財政投入、醫院培訓、全口徑社會分配,并解決好社會人進入醫院培訓的補貼和待遇問題。在試點期間,衛生部還將制定相應政策,引導人才到縣級以下醫療機構工作,使醫生培養特別是住院醫師培養的軟件建設,盡快和基層財政投入的硬件建設配套。
中醫藥醫改配套文件已基本完成
陳竺非常同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研究院原黨委書記姚乃禮提出的,在醫改中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建立起有利于中醫學術發展的補償機制和考核管理辦法,同時把中醫藥診療技術和方法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建議。陳竺說,中西醫并重是醫改貫穿始終的方針,中醫無論是在防治結合、加強農村衛生、改進醫療衛生事業投入產出比方面,還是我國醫學科學自主創新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據李大寧介紹,目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經基本完成了《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發展的意見》,從指導思想、工作思路及在醫改中發揮中醫藥的重要作用等方面都有了明確規定,特別是對農村中醫藥工作、補償機制和醫師執業法等問題也都有所回答。該《意見》將作為醫改的配套文件出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在醫保制度方面推出相應措施,以鼓勵和支持農村的中醫藥診療活動。
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已刻不容緩
對于全國政協委員、中日友好醫院護理部主任李秀華提出的提高護士護齡津貼的提案,陳竺說,加強護理隊伍建設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俗話說,三分醫療、七分護理。當前,在社區和鄉鎮衛生院里,包括康復、慢性病管理等很多工作都需要全科護士去完成。因此,衛生部將依據護士條例,制定相關政策,從根本上解決現在醫護結構失衡的問題,給護理隊伍更多的關愛。
白血病患兒救治需要醫保制度支撐
對于社會普遍關注的兒童白血病治療費用問題,陳竺說,醫療服務必須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在這方面,保障體系中的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陳竺說,盡管新農合的籌資水平和報銷比例在不斷提升,目前的封頂線是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明年的報銷比例估計能超過50%,但做不到100%。當遇到孩子患上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時,實際的醫療費用將遠遠高于封頂線。這就要求在大病統籌范疇里給予考慮,使這些大病在基本醫保制度框架內能夠獲得基本醫療服務,并使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充分發揮社會共濟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