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奶粉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院長胡小松接受本報采訪時,也語氣肯定,“這絕對是原奶環節的問題。”
胡的篤定,緣于一年多前就開始在食品領域關注“三聚氰胺”。那時“三聚氰胺”曾在“寵物毒糧”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7年上半年,美國發生多起寵物貓、狗中毒死亡事件。當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從江蘇和山東兩家公司出口美國的部分小麥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檢出三聚氰胺成分,并初步認為寵物食品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導致貓、狗中毒死亡的原因。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飼料研究專家常碧影當時接受采訪曾指出, “三聚氰胺不是飼料原料,也不是國家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物。” 9月12日,記者從河南一家蛋白粉銷售企業總經理處得知,此前行業內確實有往蛋白粉或飼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情況,特別是飼料,有的廠家已添加十多年。
在“毒糧”事件后,政府批捕了有關企業負責人。從那時起,三聚氰胺在食品、飼料中的添加行為被嚴查,有關檢測標準逐步出臺。上述河南企業總經理稱,“毒糧”事件后,企業生產的植物蛋白粉,都被要求送到質監局嚴格檢測相關指標。
但羅云波指出,整體看,對于該種物質的檢測“比較難”,也很費時間,并不能立即出結果,同時一些地方也缺乏檢測這種違禁物的專門儀器。
作為代理三聚氰胺的經銷商,廣東鑫鎂化工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也對本報記者表示,他們在供應這種化工原料時,都嚴格標明了只限工業用途,絕對不可能有食品的用途。但作為供貨方,他們很無奈,“企業即使買了,但具體做何用途,我們并不清楚”,該人士指出,關鍵還是要在食品環節加強監測手段。
采訪中,一位食品安全專家痛心地說:“‘毒糧’事件后,他就隱約感覺食品要出問題,但沒想到這么快!”(本報記者 張慶源 龍麗 申劍麗 曾航 石家莊 北京 上海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