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救護車嗎?我們是衛生局批準的專業‘120’救護車隊,價格公道,每公里5塊錢,免過橋費。”正在病床上輸液的記者蒙朧中被人推醒,來人自稱是專業“120”救護車的業務人員。
3月18日,記者因為身體不適入住位于員村二橫路的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后因病情需要曾3次轉院。但無論記者轉到哪家醫院,都會碰到這樣的神秘“攬客者”。他們的神秘舉動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記者展開調查,發現在市內各大醫院,都活躍著肆意攬客的“野雞120”,他們設備簡陋,條件惡劣,所謂的“專業醫生護士”均不能提供執業證書。但由于市內急救資源配置滯后,一大批急于回家的危重病人和外地病人成了他們的主要客源。
外鄉危重患者多幫襯“野雞120”
“24小時服務,收費合理(每公里5—10元),提供專業救護車,全國范圍接送,專業醫生護士隨車出診,車內配備擔架、氧氣瓶,135703×××56……”在多家醫院里,記者到處都能看見這種救護車電召小廣告,有的小廣告甚至放在導醫臺宣傳欄里任人取閱。
對于這些,護士們見慣不怪。“哎呀,這種廣告太多了,而且他們生意特好……”在中山六院實習的護士王娟(化名)告訴記者,,異地醫保病人和危重病人是這些廣告的主要客戶,“有些病人醫保不在本地,想轉回當地就醫,其次就是一些已經病危的老人家,希望回家‘入土為安’,”王娟說,“我們醫院配備的救護車的主要接診任務基本上都在廣州本地。所以這些人還是有生意可做的。”
記者暗訪了所在醫院各科室的住院部,發現不少病人對“野雞120”的存在表示“支持”。
“肯定要死在家里啊。這是我們那里的傳統。”在天河某醫院的ICU病房里,患者鄺伯喘息著說。“誰不想用正規車啊,可醫院不派車呀,我們老家在梅州,他們說太遠了。”鄺伯的兒子小鄺也說。
重癥監護室的一名護士還告訴記者一個原因:“死在醫院肯定要被拉去火化的,可有些病人家鄉的習俗是土葬。所以再貴也得拉回去。”
對于“野雞120”每公里5-10元的價格,病人和家屬表示:“很貴,但沒辦法。”
攬客醫托自稱“編外醫生”
3月28日,記者按照小廣告所示與其中一家“野雞120”車隊取得了聯系。
“你直接下樓吧,我們的救護車就停在樓下。”對方要求。
“不用檢查嗎?我現在還很不舒服啊。”記者問。“我們有專業的醫生和護士隨車的,怕什么?保證把你活著送回家。”電話那頭自稱王醫生的男子顯得很不耐煩。
在記者的堅持下,20分鐘后,一名身著便裝的中年女子走進記者的房間,環顧一下四周,然后徑直走到記者床前問:“是你要車嗎?”
“嗯。你是醫生嗎?”記者虛弱地問道。“當然是啦,快穿衣服跟我下樓吧?”她很焦急。這時,記者注意到這名婦女身后有一名十八九歲的女孩在緊張地向走廊張望。“你是這個醫院的醫生嗎?路上出了事情怎么辦?”記者執意要看其證件。她于是說:“我的證件在車上,你放心吧,我本人是這家醫院的編外醫生,沒問題的。”
“編外醫生?怎么個編外法?”“就是說我也是這家醫院的醫生,只不過平時不在這里上班,有急救車業務的時候才來。”中年女子答道。
記者正要追問,守候在門外的女孩咳嗽了兩聲,中年女子迅速走出了病房。原來是值班醫生查房來了。記者和值班醫生聊起了剛才的情形。“又來了嗎?這些人啊,真是的……”值班醫生對此顯得并不驚訝。
記者向該醫院負責人了解“編外醫生”的情況,對方聞言大笑:“我們從來沒有配備所謂的‘編外醫生’,那完全是他們招攬生意的幌子。”
“編外醫生”鼓動病人“走佬”
值班醫生走后不久,中年女子再次出現在記者的病房里,催記者動身。“我的住院費還沒有交完,今天恐怕不行。”記者推托道。“交什么錢啊,你現在上車跟我們走,他們上哪里找你去?快點吧。何必花這個錢呢,你換上便裝,我們掩護你。”中年女子居然鼓動記者“走佬”。
記者事后曾就此類事件采訪了記者入住醫院的住院部結算處負責人,得知病人“走佬”現象約占整個欠費人員比例的10%,“加上‘野雞120’的掩護,我們追都沒地方追去”。
“野雞120”設備簡陋破舊不堪
隨診“醫生”兼當司機,一個聽診器充當“心電圖檢測機”
次日上午,記者再次按照中年女子提供的名片和一自稱李勇的救護車車主約見。李勇很謹慎地問:“你生什么病?住在哪個病房?”記者一一作答后,李勇迅速掛斷
了電話,過了20分鐘再打了回來:“不好意思啊,生意太忙,我臨時從車隊調了一輛(救護)車過來。你下樓吧。”
在記者的要求下,李勇派了“醫生”上來接———還是那位自稱“編外醫生”的中年女子。
在這名女子的帶領下,記者走到了位于醫院后側的停車場。停靠在路基上的是一輛嶄新的12座面包車,車身涂有“醫院”、“救護”字樣和紅十字標志并且掛有警燈。從外表看,和正規醫院“120”救護車沒有任何區別。
“我就是護送你的醫生,上車吧。”說話間,一名中年男子跳上了駕駛室。
“你們是哪家醫院的救護車啊?有證件嗎?你不是醫生嗎?怎么還當司機呢?”記者焦慮地問道。“沒辦法,業務太忙,司機都出車了,我來開也是一樣的。”該男子說。
見記者遲疑,這位“李醫生”從汽車的工具箱內拿出一本《中國高速公路地圖集》:“放心啦,你看,我們連四川和湖南的病號都送過,從來沒有出現過問題。”
記者提出要看看車內的醫療設備,車門一打開,記者傻了眼:面包車內部臟亂不堪,座位全部被拆除,小廣告里描述的“心電圖檢測機”等先進儀器均無蹤影,車內除了一副擔架幾乎沒有任何設施,只在靠近車輛拉伸門的里側有一個碩大的氧氣瓶,一名男子正在氧氣瓶旁抽煙。
“你不怕爆炸嗎?”記者驚訝地問。“沒事的,我們都這樣,也沒見出什么事情。壓力大,悶一根舒服點。”中年男子吐著煙圈悠然地說。
“我朋友心臟不好,車上有心電圖機嗎?”記者的朋友問。“真啰嗦,你沒見到我脖子上有聽診器嗎?還有很多病人等著我們去接呢。到底要不要車?不要拉倒。”救護車車主起了疑心。記者于是以其設備太過簡陋為由迅速離開了現場。
護工兼職當“醫托”月入3000元
晚飯過后,記者找到了此前為自己提供服務的醫院護工老黃。在和他的交談中記者發現,“野雞120救護車”之所以生意火爆與醫院內部管理的松懈密不可分。
“這種事情一直都有的啦,我們護工隊就有很多人幫他們找客戶,畢竟我們和病人接觸得多嘛,他們(病人)比較容易相信我們。”老黃說,每介紹一位病人,“野雞120”車主都會有提成給護工。
“一般情況下,一個病人市內接送的總費用是200元,我們的提成一般都有15%左右,‘生意’好的時候每個工友一個月可以拿到3000多塊,比我們做護工至少多一倍的工資。要是介紹需要轉運外地的‘客戶’那更好賺了,提成有20%呢。”老黃說。
“醫院不管嗎?萬一病人出了事情怎么辦?”面對記者的提問,老黃神秘地說:“其實他們(醫院)都知道,只要平時關系弄得好一點,沒有人管這些事情的。”
廣州市衛生局:
將聯合交管部門進行取締
對于“野雞”120的存在,廣州市衛生局方面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并沒有避諱:“‘野雞120’的情況確實存在,這給我們的醫療安全帶來了很嚴重的隱患,我們已經著手制定整治方案,希望能聯合交管部門對這些違法車輛進行整治。”
此外,衛生局方面還指出,在調查過程中他們還發現,這些“野雞120”救護車并非都是無牌無證的“黑車”。“有一些康復類的醫院的‘120’急救車閑置,個別人員拿來賺取‘外快’的情況也是存在的。我們希望群眾舉報‘野雞120’非法營運活動。”
暨南大學教授:
急救資源配置滯后是禍根
“有需要就會有市場,廣州急救資源配置目前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這是‘野雞120’能夠生存的根本原因。目前廣州‘120’急救中心配備的救護車輛多用于市區范圍的應急救護服務,對于偏遠地區的救護能力和轉運的承載能力是很弱的。”暨南大學醫院院夏蘇建教授指出,要從根本上整治“野雞120”,單純依靠衛生主管部門和交管部門的治理是不夠的。
“在急救資源分配和硬件的投入方面下點工夫才是當務之急,此外,提升醫院內部的管理水平也很重要。我們不能單純地把‘野雞120’的存在歸結為‘市場需要’和‘資源配制不足’。沒有內外勾結,‘野雞120’不見得能存在這么長的時間。”夏教授指出。(金羊網-新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