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咳痰、氣喘、呼吸困難……剛到寒風拂面的初冬時節,許多人就被每年總習慣此時興風作浪的老毛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了。卻原來,這正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作祟”的表現。
11月14日是第六個“世界慢阻肺日”,但當問及“慢性阻塞性肺病(以下簡稱慢阻肺)是什么”時,大多數人都一臉茫然。“而中國目前慢阻肺發病人數達4200萬,每年死亡128萬人,平均每分鐘死亡2.5人”,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白春學教授面對《生命時報》記者,有些痛心疾首,“作為人類健康第四大殺手,患病知曉率很低,公眾知曉率更低!”
六大原因誘發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種以呼吸時氣流受限為特征的疾病,包括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可引起肺功能障礙和呼吸衰竭,導致患者死亡。”白春學向記者介紹,“吸煙、大氣污染、職業暴露、粉塵、煙霧和與有害氣體接觸是慢阻肺發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且可以預測,在未來數十年內,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將進一步上升。”
然而,高發病率卻伴隨著低知曉率和低重視度。“由于慢阻肺進展緩慢,早期僅有咳嗽、咳痰等表現,癥狀不明顯,病人往往不去就醫,因此失去了早期發現的機會。同時,一些醫生對慢阻肺也未能引起警覺,早期病患容易漏診。再加上社會健康教育不足,以致公眾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慢阻肺的存在!”
但事實上,如果能盡早采取措施,比如存在以上高危因素者一旦出現咳嗽、咳痰等癥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做肺功能檢查,完全可以做到早診早治。同時,白春學認為,社會需加強健康知識宣教,控制大氣污染;醫院需提高慢阻肺的診出率并進行規范治療;病人也應從自身做起,戒煙、預防感染,提高身體素質,堅持規范化治療。“只有三者聯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慢阻肺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狙擊慢阻肺靠抗感染
感染是慢阻肺急性發作的主要原因,而急性發作是慢阻肺惡化的加速器,有時一場普通的感冒便能使慢阻肺“雪上加霜”。所以,減少急性發作、有效快速控制感染是減緩慢阻肺病程的關鍵。
但目前抗感染治療用藥選擇主要依靠醫生的臨床經驗,一種抗生素無效,就換一種,病人往往得經過多種昂貴抗生素的輪番轟炸,既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又耗費了大量金錢。
若針對導致感染的病原體選擇抗生素,相比單純依靠經驗用藥,就能更有效地對抗病原體感染。“但傳統的病原體檢測至少要3天才能給出報告,延誤了病人的及時治療。”白春學說。
“但現在事情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了。由我們醫院牽頭,與美國范德堡大學附屬醫院合作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期感染的快速診斷和治療’項目采用多重PCR快速診斷技術,同時監測數種細菌、病毒,4小時就能診斷出感染的病原體,幫助臨床醫生早一些針對性使用抗生素,可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降低死亡率。”白春學對慢阻肺診療前景充滿信心。
康復治療至關重要
至于慢阻肺的治療,白春學則介紹說,目前治療慢阻肺的藥物主要是抗炎藥和支氣管舒張劑等,近年有噻托溴銨、長效支氣管擴張劑等新藥誕生,已投入臨床使用并取得明顯療效。
此外,白春學對氣功康復法在慢阻肺病人康復治療中的作用推崇有加。“身體和意識松弛,默念字句,摒除雜念,由意領氣,經鼻吸氣,縮唇呼氣,進行呼吸、姿勢和意念的鍛煉。這套松靜內養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而且運動量小,包括心肺功能明顯減退的大多數患者都可以采用。國外的同行聽聞氣功康復法,也嘖嘖稱贊。”
白春先最后強調,預防、治療和康復,處于疾病的不同階段,卻同樣重要。特別是對于像慢阻肺這樣的慢性疾病,防患于未然固然最為重要,若已患病,長期堅持不懈的規范化治療和康復訓練,則可以改善癥狀、延緩病程進展,不可有所偏廢。(白春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記者 黎音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