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視頻播放位置
下載安裝Flash播放器“這樣的說法是值得懷疑的。”首創證券分析師王燕鳴說,辭職的高管大多在公司上市前就持有公司大量股份,這些股份成本低廉,有的原始股成本甚至低到每股幾毛錢,而目前創業板公司股價最低的15元,最高的有150多元,這些原始股東的套利空間巨大。
“正因為套利空間巨大才會限制這些股份的買賣,但是股東辭職后效應會不一樣。”王燕鳴說,深交所規定,身為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東,每年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能超過自身持有數量的25%;在高管申報離任6個月后的12個月內,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得超過自身持有該股份總量的50%,也就是說,股份解禁后,提前辭職的高管可套現的股數可翻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首批上市的創業板公司將于10月底迎來首次高管限售股解禁,而高管離職最多的月份則集中在三、四月份,距10月底剛好半年。
而記者在翻閱這些公司的中報和相關公告后發現,在上述離職的持股高管中,只有梅泰諾副總裁施文波明確不會減持。似乎正在印證上述人士的說法。
在業內人士看來,高管們辭職,意在繞開監管層對上市公司高管套現的規定,達到提前兌現巨額財富的目的。
統計顯示,主動請辭的33名高管中有14人直接或間接持有股份。其中,個人持股數額最高的是賽為智能原董秘、副總經理周嶸,目前共持有679萬股;其次是金亞科技原董事陸擎,持股516萬股。以目前股價計算,周嶸持股市值約為1.7億元,陸擎持股市值9850萬元。
實際上,創業板的其他自然人股東、機構股東套現沖動同樣強烈,因此,即將到來的原始股東中創投機構的解禁潮,頗讓市場擔憂。
今年的10月30日,是創業板滿一周年的日子。11月1日,首批打包上市的28家創業板公司的12.22億股原始股將解禁上市。
分析人士認為,這批解禁股份中多是創投機構集中持股,由于這些進場股東持股成本低廉,加之創業板的高估值極大,誘發原始股東的獲利了結沖動,因此屆時創業板或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著名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就認為,高管們辭職套現帶給股市的負面影響不容低估。一是高管辭職套現加劇了創業板原始股解禁的壓力,高管辭職套現會被市場看作高管不看好公司發展或公司股價被高估,動搖投資者的持股信心;二是高管的辭職令公司管理層不穩定,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構成負面影響。
反思——
莫把“創業板”變“變現板”
有人士表示,創業板上市迅速造就了一大批暴富的高管,創富板一度成為創業板的代名詞。“高管們創富很正常,但如果高管集體套現,股價極可能下挫,他們富貴了,股民可能要遭殃了。”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就表達了這種擔憂,在他看來,高管辭職潮是不正常的,隨之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比較多的。“因為從目前來看,套現比較明顯,在這33人當中,其中有一半以上是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如果今后我們的上市都是奔著一上市,就能夠靠社會財富堆積來創富,創富又變成了大股東和高管,職業經理人人人有份的一種分配,而這種不合理又會導致內部治理結構的混亂,人員的紛紛離開和辭職,因為這33人的辭職不是正常的辭職,是在任期內的不正常辭職,這就不得不讓我們在創業板10月30日即將解禁之前,對它的發展前景產生深深的憂慮。”
不過,在資深財經評論員向松祚看來:高管辭職也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每個人辭職的理由不一樣,但不能簡單地把高管辭職都看作是不負責任的現象。從全世界來看,“創業的人是一種特殊的人群,他們有了錢以后還是去創業”,所以全世界有很多研究的報告,往往這些創業公司的人,套現以后,90%的人還是再去創業了,這個創業分幾種情況:一種是他自己去開公司,又去做這個創始人,又去做CEO;還有的人自己去創辦VC,創辦PE,去支持別人創業,其實中國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