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 3月,市場的目光聚焦于“融資融券”:2月12日,融資融券試點標的證券范圍明確;3月3日,11家首批具備試點資格的券商接受審核……種種跡象均表明,融資融券業務的正式推出已經“箭在弦上”。屆時,證券市場的格局將產生怎樣的變化?在此背景下,中小投資者又該怎樣順勢而為調整思路呢?
市場格局將發生質變
“推出融資融券是證券市場制度性建設的重要一步,對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將促使證券市場的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交易所所長賀強日前表示。他認為,融資融券的功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它改變了我國證券市場長期以來單邊做多的交易方式。“推出融資融券填補了市場沒有做空機制的空白,使投資者擁有了避險工具。這種既可‘做多’又可‘做空’的雙邊機制,尤其適合于主力機構操作,使其在股指下跌的過程中也能獲取收益。”其次,融資融券的出現,使任何時間段都呈現多空兩種力量真正對壘、制衡的狀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市場,防止市場過度的暴漲、暴跌。第三,融資融券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市場交易量,增加證券營業部門的業務和收入。“雙向交易對于券商而言,意味著無論漲跌都有買賣,不會出現‘吃飽1年餓死3年’的現象。”
銀河證券研究人員為記者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中,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產生的利息收入是公司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在公司的凈收入或總收入的比重可以達到15%~30%。該研究員表示,雖然在試點階段受到規模的限制,試點券商之間的新增業務收入差距并不明顯,但是,隨著業務的全面開展以及轉融通的推出,融資融券規模的上限將逐步放寬,相關券商的新增傭金收入和利息收入都將快速增加,尤其是資本規模雄厚的公司,有望搶占較大的市場份額,成為融資融券領域的佼佼者。
散戶參與難度大
在做空機制的“保駕護航”下,股市中的少數強勢主體,如券商機構、資金大戶等,在操作方面將會更加如魚得水,而中小投資者則無論在資金、信息還是交易手段上,都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因此,業內普遍認為,基于風險控制和成本效益的考慮,證券公司更愿意選擇資金實力強大、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機構作為業務對象,而散戶參與融資融券投資的難度很大。
這種“難度”首先體現在準入門檻上。深交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雖然融資融券可能不會限制普通投資者參與,但具體的選擇權將交給在業務中承擔較大風險的券商們。監管部門此前要求,計劃參與融資融券業務的個人投資者的開戶資金需要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開戶時間也需要不低于18個月。根據目前的調查情況,不少券商開出了更為“苛刻”的條件,并在資產規模、投資狀況、交易特征、風險偏好、投資經驗等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規定,這意味著97%以上的投資者將失去參與融資融券的機會。
在操作層面上,中小投資者面臨的困難也不容忽視。一位業內人士日前表示,融資融券推出后,由于市場容量擴大,交易量陡增,投資者原有的經驗可能要改變。“而一旦操作失誤,對資金和持券量比較小的散戶的打擊是致命的。”對此,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坦言,“嫻熟的技巧”、“豐富的經驗”、“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足夠的財力”是參與融資融券缺一不可的4個條件。他說,融資融券是一個全新的交易模式,它不僅能夠使投資者的系統性風險得到對沖,而且可以通過近期、延期等方法實現套利,是一片非常廣闊的天地,適合高手中的高手去研究。
“雙刃劍”的操作策略
不少業內人士都把融資融券比喻成“雙刃劍”,建議投資者在參與時要保持謹慎。隨著融資融券業務的不斷拓展,機構間的博弈也將逐步加劇,如果中小投資者選擇一味的回避,可能會讓盈利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那么散戶該如何操作才能盈利呢?
著名財經評論人皮海洲認為,要想成功運用融資融券這個工具,就有必要學會駕馭它,因此,那些符合條件的投資者,還是應當盡可能地參與到融資融券中。而對于無法參與的廣大中小投資者而言,也應當適應融資融券所帶來的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首先是要在標的證券中尋找機會,“在資金的參與下,標的證券走向活躍可以期待”;其次是重視波段操作,“不斷地高拋低吸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三是參與券商股的投資,“券商是最大受益者,其業績有望在業務開展后提升”。他還提醒散戶們要回避對標的證券的炒作,因為“屆時,炒作標的證券將面臨市場做空的壓力,大大增加操作的風險;相反,由于非標的證券缺乏做空機制,其炒作基本可以維持原有的模式,而不會受到融資融券業務帶來的沖擊”。
李大霄則建議投資者選擇藍籌股。他表示,相對于融資比例僅僅10%左右的二三線股而言,藍籌股,如香港匯豐銀行、中國移動等應該具有較高的融資額度。融資融券推出后,藍籌股溢價的概率很大,其戰略地位也會發生變化。 (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