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有媒體報道桂林三金藥業、浙江萬馬電纜已拿到發行批文,記者昨日向相關企業和保薦機構證實,截至17日,尚未有一家過會企業拿到IPO發行批文。但記者同時了解到,平安、招商、聯合三家券商的發行準備已經獲得證監會認可,至于拿到批文的具體時點仍在等待中。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隨著IPO重啟的步步臨近,有關重啟首單(首批)的猜測近日也不斷傳出:先是中國建筑,后有成渝高速,而桂林三金藥業和浙江萬馬電纜則成為最新上榜企業。
盡管桂林三金藥業、浙江萬馬電纜兩家企業尚未拿到發行批文,但種種跡象顯示,這兩家企業奪得IPO重啟首單的可能性非常大。記者獲悉,這兩家企業的發行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相關材料也已上報。除這兩家企業外,聯合證券保薦的家潤多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也有望現身在首批重啟企業名單中。
在首批發行企業之外,相關保薦人士透露,此后發行的項目將不再經過嚴格的“選秀”過程,只需要按照正常的程序等待審批即可。
另據了解,因為《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指導意見》實施之后首批進行的IPO項目具有示范效應,證監會將不再針對《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指導意見》出臺操作指導,首批IPO發行項目的申購、詢價等操作細節將成為以后項目的“樣板”。
新股發行的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可逆轉,但市場化的過程無疑是充滿艱辛的,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是否理性、詢價的市盈率是否過高依然是保薦機構人士和監管部門最擔心的問題。
保薦機構人士表示,因為中小板股票盤子小,非常擔心因為投資者不理性,將發行價詢上了天,市盈率高企從而透支上市企業若干年的業績增長,將對整個股票市場平穩運行非常不利。詢價結果是否合理是考驗本次IPO首批發行項目成敗與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保薦機構人士希望,相關各方能夠加強對投資者的約束和教育,讓投資者真正承擔起“買者自負”的責任。
將詢價結果作為考察本次發行詢價制度改革成敗的量化指標自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少專業人士也提出,不必過分看重上市后的股價表現,而應從更加本質的層面對這一問題做出判斷。
專業人士指出,此次發行制度改革的重點是要使詢價過程進一步市場化。換句話說,只要在詢價、定價過程中,發行人和投資人的想法得到了真實體現,最后的結果是反映了真實意愿的,無論是高是低,這一價格都是市場化的。(記者商文 屈紅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