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證券報報道,近一年來,約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有增發、注資等動作,而相關股票也確實受重組因素影響而股價大幅攀升。但目前重組題材股股價已高,跟風炒作無異火中取栗。
快速拉升、連續漲停,強大的“賺錢效應”使近期重組概念股成為坊間關注的熱點。廣電電子、三佳科技、廣電信息等受重組消息刺激,在昨日大盤調整時依舊強勢漲停。業內人士指出,盡管重組概念看似高收益,但同時也具有高風險的特點,投資者應冷靜分析,避免盲目炒作。
周二大盤高位調整,在市場熱點缺失時,重組概念個股卻異軍突起。京東方A完成定向增發120億元的消息一經公布,股價開盤便直線竄上漲停板。華僑城A停牌籌劃三周后,昨日整體上市方案終于揭開面紗,股價開盤即封漲停,同時帶動了旅游酒店板塊的逆勢走強。在控股股東均變更為儀電集團之后,廣電電子、廣電信息昨日雙雙再演“一字漲停”。那些同樣擁有重組預期的ST股,昨日也有升溫表現,包括*ST海星、*ST白貓、*ST皇臺、*ST中鎢、ST科龍在內的多家個股漲停。
事實上,重組熱由來已久。近期伴隨上市公司之間的并購重組動作日趨活躍,重組概念股更是持續逞強。國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湯小生指出,近一年來,約有300多家上市公司有增發、注資等動作,而相關股票也確實受重組因素而股價直線攀升。據統計,自2008年11月初市場觸底反彈以來,最大反彈幅度排名的20名個股中,有近一半都是具備并購重組題材類個股。
上海證大投資管理證券投資部艾賀指出,目前由政策促發了較多的重組機會,但真正的重組高峰或在A股實現全流通后才會到來。伴隨實現全流通的個股逐漸增多,通過二級市場收購的重組機會將越來越多地顯現。
盡管資產重組常讓人聯想到股價連續抬升,但炒作重組概念本身意味著承擔高風險。據業內人士介紹,并購重組大體有4類常用方式,包括收購兼并、資產交易、股權轉讓和資產置換等,并非每一次重組都能為投資者帶來高收益。
國信證券湯小生認為,投資重組概念股應把風險放在重要位置,目前借殼上市和資產注入這兩種類型的重組投資安全性相對較高。其中,“蛇吞象”式的資產注入是最值得投資的,即小公司得到優質資產注入,短期內往往能快速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此外,他認為還應關注新注入的資產與目前市場熱點的相關性,如果注入的資產是新能源等階段性熱點,那么后期盈利的想象空間也會相應放大,而對于一些收益率透明度較高的行業,例如電力、港口、公路等共用事業,相對股價的想象空間不大。
“重組消息剛浮出水面,(相關)上市公司很快就停牌了,要把握這樣的機會是很難的。”一位投資者向記者感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具有這樣的信息渠道,提前獲得消息。
除了難以挖掘之外,重組概念背后的投資風險更值得重視。接受記者采訪的幾位機構投資者人士表示,投資者面對重組題材應該理性對待,“看不清楚寧愿錯過”。重組本身不成功是最大的風險,其次,重組題材股在市場預期中經歷脈沖式上漲后,也孕育了較大的估值風險。一旦重組失敗,高位介入這些被炒作過的個股,投資者無異于火中取栗。(楊晶 錢瀟雋)
(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不代表本網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