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美國次貸危機向金融危機演變、惡化以及國際社會對全球經濟發展的悲觀預期進一步增強,國際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特別是“十一”長假期間,多數重要商品期貨如石油、銅、大豆等跌幅均達到12%以上。
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國內期貨監管部門采取了怎樣的應對舉措?國內期貨市場表現如何?我國發展期貨市場的出發點是什么?近幾年來,國內期貨市場在市場功能發揮方面發生了哪些主要變化?國內期貨市場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什么?就這些眾所關心的問題,日前《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證監會期貨部副主任彭俊衡。
國內期貨市場積極應對
“百年一遇”的系統性風險
記者:近一段時間,證監會就國際金融危機采取了怎樣的應對舉措?國內期貨市場表現如何?
彭俊衡:由于國內外商品期貨市場存在較高的相關性,國際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向國內傳導和蔓延。“十一”長假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國內期貨市場出現了所有期貨品種全線跌停的極端行情,隨后部分期貨品種出現了連續三個跌停的風險情況,個別品種還出現了兩次連續三個跌停的情況。面對“百年一遇”國際金融危機傳遞到我國產生的期貨市場罕見的系統性風險,證監會認真分析研判國際國內期貨市場形勢,及時研究制定和果斷啟動風險處置預案,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風險控制措施,確保期貨市場和期貨行業平穩、有序運行。
從目前市場的運行情況看,這次由國際金融危機傳導所引致的期貨市場罕見的重大系統性風險基本得到了有效、有序的釋放,目前市場風險處于可測、可控、可承受的范圍,市場各有關方面和新聞輿論普遍給予了積極、正面的評價。從10月6日開始到11月6日,全國期貨行業客戶穿倉(保證金全部虧損后仍有資金缺口)共計約1386萬元,涉及的客戶只有600多個,分別占有市場保證金總額和客戶總量的萬分之三和千分之一左右。最近一個月間,我國期貨行業保持了持續、平穩、正常經營,客戶新開戶數量持續增長,期貨保證金沒有因為市場發生罕見的價格單邊持續下跌風險而萎縮,相反卻出現了明顯增多的現象。9月底的全國期貨市場的保證金總額為487億元、客戶總量為54萬戶,10月分別增加了13億元左右和2.3萬戶。
境外期貨業務持證企業在這次國際期貨市場風險事件中的風險也基本可控,31家持證企業中僅有半數左右的企業持倉,且多以賣出套期保值為主,處于盈利狀態,即使有虧損,現貨的盈利也可以有所抵消。
記者:由此看來,國內期貨市場雖也受到了嚴重沖擊,但仍保持了平穩運行,沒有出大的問題。國內期貨市場何以能夠化解這次百年罕見的重大系統性風險?
彭俊衡:如果這樣的重大突發風險發生在幾年前,可能就不是今天的樣子了,很可能會出現一大批期貨公司穿倉,危及市場和行業生存;客戶出現擠兌,甚至還可能波及社會穩定。我國期貨市場能夠抵御這次罕見的重大系統性風險的嚴峻挑戰,成功構建起期貨市場經受住歷史考驗的“防洪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的來看,主要得益于近幾年來國內期貨市場的系列重要舉措及繼之而來的相應變化。
首先,得益于基礎性制度建設。
一是不斷加強法制建設,市場環境明顯改善。近年來,在總結期貨市場近20年實踐經驗和全面梳理法規規章制度的基礎上,證監會積極推動期貨法律法規修改完善。目前以國務院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為核心、以證監會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為主體,并通過期貨交易所、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和期貨業協會若干規則細則予以體現落實,具有中國特色的期貨市場法規體系已基本形成。
二是成立了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監控中心初步發揮了電子眼的作用,對客戶保證金實施了集中、嚴格、實時的預警和監控,有效杜絕了挪用客戶保證金現象的發生。同時,監控中心通過對銀行、交易所和期貨公司三方數據的核對,可以每日發現投資者可能存在的保證金不足的情況,及時發出預警,有利于各證監局核對相關情況。二是按照審慎監管的原則,建立了以凈資本為核心的期貨公司風險監管指標體系,每月統計分析期貨公司的財務情況,及時掌握期貨公司凈資本及財務指標的變動,同時,時常開展專項檢查,針對預警和不達標情況及時要求各證監局督促公司解決相關問題。
三是嚴格落實了期貨開戶實名制,保證了期貨投資者的真實身份,有效防范了客戶棄倉情況的發生,也為客戶穿倉后期貨公司能夠及時、成功追保提供了便捷條件。
其次,得益于交易所強化一線監管。
在證監會的指導下,各期貨交易所在“十一”長假前全面提高了各期貨品種的保證金標準,并提示會員及投資者注意市場風險。依據期貨交易所的《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當市場出現連續3個同方向的漲跌停板時,期貨交易所可以采取強制減倉或調整漲跌停板幅度等方式化解風險。在面臨“百年一遇”的系統性風險面前,經過綜合權衡利弊,各期貨交易所對出現連續3個跌停板的期貨合約集中統一采取了強制減倉措施,這對于此次迅速有效化解風險、控制住風險大面積蔓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得益于中介機構抗風險能力增強。
期貨公司結構調整、優化升級、規范經營的程度和投資者風險意識的增強是成功抵御風險的重要保障。從2007年開始,為適應市場發展需要,許多有實力的大企業和證券公司開始收購期貨公司,由此期貨公司通過增資擴股增強了財務抗風險能力。同時,通過近年來處置期貨公司和扶優汰劣的政策引導,資源向規范經營、資質優良的大期貨公司聚集,在163家持續經營的公司中,目前排名前30位的期貨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60%左右。一年來,在期貨公司實行的首席風險官制度,是落實監管部門風險控制要求的重要保障,使期貨公司的規范經營程度大大提高。
目前,過去諸如挪用客戶保證金等市場頑疾已經基本得到解決。截止今年10月,全國期貨公司總資產149.1億元,凈資產133.7億元,分別是6年前的2.1倍和2倍。今年前10個月,期貨全行業盈利5.13億元。可見,期貨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這一切都在這次風險處置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證監會也嚴格執行了市場退出機制,關閉了13家期貨公司。近年來,通過推動重組,動用投資者保障基金、行政處罰、吊銷牌照等方式成功處置了近30家風險期貨公司。
此外,結合股指期貨籌備工作,我們近兩年開展了持續深入的期貨投資者教育工作,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明顯增強,絕大部分客戶都沒有滿倉操作,投資者隊伍的不斷成熟是我們成功抵御風險的重要保障之一。
最后,得益于全面協作的科學工作機制。“五位一體”各方密切協作、凝聚合力,形成了科學、快速、高效化解處置風險的工作機制,在重大系統性風險化解的整個過程中,證監會準確研判市場形勢、科學果斷進行決策;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為決策提供全面、科學的基礎數據支持;各期貨交易所統一采取強行平倉等風險控制;期貨業協會匯總分析會員風險情況,及時進行風險提醒。實踐表明,在這次百年一遇的重大突發風險處置中,這一套風險防控體系經受住了考驗,是行之有效的。
服務于國民經濟是發展
期貨市場的根本目標
記者:期貨市場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發展期貨市場的出發點或者說根本目標是什么?
彭俊衡:期貨市場的主要功能是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一方面,期貨價格通過買賣雙方充分競爭形成,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現貨市場未來的供求狀況和價格走勢,具有前瞻性、透明性和權威性的特點,已經成為國際貿易定價的基準價格。另一方面,在期貨市場建立和未來現貨方向相反、數量相等的頭寸,無論之后期貨和現貨價格如何變動,期貨合約到期時,期貨和現貨市場的損益均可抵消,市場參與者達到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的目的。發展期貨市場的根本目標是:充分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服務于國民經濟穩健快速發展。而且,期貨市場的功能發揮具有必要性。
記者:為什么說期貨市場功能發揮具有必要性?
彭俊衡:之所以說期貨市場功能發揮具有必要性,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我國已經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已經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期貨市場,作為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格發現功能使之在一些領域市場中已成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方式。
二是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商品消費和進口大國,利用期貨市場功能指導經營、規避風險和增強國際競爭力非常必要。2007年,我國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產國、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第二大黃金生產和消費國,第一大有色金屬生產國和消費國,第一大糧棉油生產量和消費國。期貨相關現貨企業和農業企業開始利用期貨價格進行貿易談判,利用期貨對沖機制進行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在促進現貨市場流動秩序建立、推動農業結構調整以及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期,境內一些套期保值的企業紛紛反映,是期貨市場讓他們成功避開了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的沖擊,如果沒有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可能早就發生了資金鏈的斷裂和生產停止。
記者:證監會在促進期貨市場服務于國民經濟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
彭俊衡:證監會按照“引導現貨企業入市套期保值,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的指導思想,指導和督促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加大市場開發力度,舉辦了“期貨大講堂”、“千村萬戶市場服務工程”等系列活動,宣傳期貨知識,加強期貨價格信息服務,大大地促進了市場功能的發揮。
現在,相關行業的龍頭企業基本都參與期貨交易,中小企業的參與面也在不斷擴大。例如,江西銅業、中國鋁業等國內銅鋁生產加工骨干企業,以及大量的家電,如美的集團等入市開展銅鋁的期貨套期保值交易;中糧集團、吉糧集團、九三油脂都參與糧食和油料期貨交易;中紡集團、中棉工業、新疆建設兵團等參與了棉花期貨交易;山東黃金、中國黃金集團、山東招金等黃金骨干企業成為黃金期貨套期保值交易的主力;中油燃料油公司、中國聯合石油公司等參與燃料油套期保值業務;路易達夫、嘉吉等國際大型糧食企業也通過期國內合資企業,積極參與國內農產品期貨交易。
記者:近幾年來,國內期貨市場在市場功能發揮方面主要發生了哪些變化?趨勢如何?
彭俊衡:近幾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步發展期貨市場指導思想的指引下,中國證監會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期貨市場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我國期貨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呈現出穩健運行的良好勢頭,并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期貨市場質量與規模不斷提高,產品創新有序推進,市場功能逐步發揮,服務于國民經濟的能力穩步增強。與6年前相比,目前的期貨市場投資者開戶數增長了7.3倍,客戶保證金增長了6.8倍。國九條發布后,我國期貨市場先后上市的期貨交易新品種是原有品種的近2倍。此外,也進一步深化了股指期貨籌備的各項工作。
第二,期貨公司規范經營意識明顯增強,規范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資本實力不斷壯大,行業結構逐步優化,已經成為市場最重要的中介機構。同時,期貨公司服務現貨企業套期保值的能力不斷增強,開始主動上門服務現貨企業進行套期保值,為企業管理風險、改善經營管理提供專業支持。
從2007年開始,許多有實力的大企業和證券公司開始收購期貨公司,由此期貨公司增資擴股、增強了資本實力和財務抗風險能力。去年《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共有102家期貨公司進行了股權變更和增資擴股,證券公司參股、控股的期貨公司達到61家。截止今年10月,全國期貨公司共有163家,期貨營業部612家。期貨公司總數從6年前的190家減少到目前正常經營的163家,優化了行業發展格局,同時在政策引導下,資源向資質良好的大期貨公司集聚,6家期貨公司到香港設立子公司。
今后期貨監管的工作要點
及擬將采取的主要措施
記者:為了進一步提高期貨市場的風險防控與化解能力,促進期貨市場功能更充分發揮,今后期貨市場監管的工作重點是什么?擬將采取哪些主要舉措?
彭俊衡:在當前期貨市場同時面臨重要改革機遇與挑戰的情況下,首先要進一步加強監管體系建設,確保商品期貨市場安全運行,在做深現有品種的同時,穩步推進期貨品種創新,促進金融期貨市場平穩起步,不斷推動我國期貨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從而促進期貨市場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具體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對新形勢下,期貨市場內在規律的探索和把握,強化對期貨市場運營的監管。加強跨市場合作,同時期貨交易所要按照三公原則,嚴肅市場紀律,維護市場秩序,防范市場風險,不斷提高期貨市場內在運行質量。根據社會經濟和現貨市場的發展狀況,不斷調整和完善現有期貨品種的合約和相關業務規則,創新交易、結算和交割機制,使期貨市場更加貼近現貨市場,便于現貨企業進行套期保值。
二是進一步完善期貨市場產品結構。這次美國金融危機主要是場外衍生品市場出現了問題,場內期貨市場運行平穩,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國際期貨市場的經驗,穩步推進期貨品種創新,使期貨市場的覆蓋面更廣,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積極穩步推進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商品期貨和新品種上市,要加強金融期貨研究開發,深化完善股指期貨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為適時推出股指期貨積極創造條件。深入探索農產品期貨運作模式,同時要加強對現有期貨品種定價功能和套期保值發揮情況的全面評估,深入分析研究影響現有產品功能的因素,做深現有品種。
三是適時啟動期貨公司分類監管工作。根據期貨公司風險管理水平和抗風險能力,對其進行分類,對不同類別公司實行差異化監管政策,通過分類監管,加大對資本實力強、風險管理能力強,經營管理規范的期貨公司的扶持力度,加快期貨公司結構調整。
四是進一步明確期貨公司功能定位,引導期貨公司發展成為專業的期貨經紀商,研究探索期貨公司中介模式,支持期貨公司服務現貨產業、服務企業套期保值。在風險控制制度完善,監管可覆蓋的前提下,鼓勵優質期貨公司圍繞主營業務開展業務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探索改善期貨公司盈利模式的有效路徑。
五是研究期貨市場相關法律政策,進一步完善市場結構,提高市場定價效率。培育期貨市場機構投資者,改善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提高期貨市場的定價效率和流動性,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套期保值的需求。滿足廣大現貨企業利用期貨市場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的需要。并且探索適應期貨市場發展需要的中介服務體系。
六是繼續加強期貨市場的宣傳培訓,加強對新聞輿論的引導,全面、公開、客觀地對期貨市場所特有的發現價格、套期保值功能進行報道,消除對期貨市場的誤解,逐步樹立起期貨市場的指導生產、規避風險的理念。
七是全面開展對外開放政策成效的分析和評估,完善并有效實施對外開放等戰略,有序推進我國期貨市場和期貨行業對外開放,積極研究各類資質較好、經營規范的期貨公司開展境外期貨代理業務的途徑和辦法。
八是加強與有關部委的溝通和協調,解決相關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瓶頸問題,例如涉農企業參與農產品期貨交易進行套期保值面臨的資金缺乏的突出問題。(作者:郝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