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非自鎖,小非分割
解決“大小非”(含限售股,即所謂的“大小限”),關鍵是用價格鎖定取代時間鎖定,具體表述為“大非自鎖,小非分割”,披露“大的小非”,放飛“小的小非”。(大非和小非是按持有一公司股份是否超過該公司總股本5%劃分的。)應該指出的是,這絕不是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否定,而且是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完善。
(1)所謂“大非自鎖”,是指大股東自愿在股東大會上提出將所持非流通股鎖定在一個預設的最低價格之上,只有高于這個價位才會售出,并把這一價格在指定媒體披露,公之于眾,由交易所把關。參與者自愿,自鎖價格自定,價格定得高,股價也會高;價格低,股價也低;不參與,股價就上不去。
操作上,國資委、財政部協調880多家國有產業類和金融類上市公司,證券業協會則倡導另700多家民營上市公司積極參與。證監會只需發一個《關于鼓勵上市公司大股東采用價格鎖定方式自鎖大非的內部通知》,明確表達:在未來3-5年對大非自鎖的上市公司給予再融資的綠色審批通道,并根據大非自鎖披露的時間順序安排。而在今年的最后一個月,具備條件且自愿參加的上市公司每家通過一個大股東提出的多贏議案是完全現實的。
(2) 對于“小非分割”,是指由于在我國1600多家上市公司中股本在5億股以上的上市公司近500家,而5億股的5%高達2500萬股,因此小非并不小。可以把持有同一公司非流通股500萬股及以上者界定為“大的小非”,500萬股以下界定為“小的小非”,分而治之。所謂披露“大的小非”,是指對要賣出的 “大的小非”必須預先披露。具體指:在未來一個月內, “大的小非”賣出的股份超過200萬股以上者,均須提前5個交易日預先披露。讓股民有知情權,保持市場穩定。而放飛“小的小非”則指完全放開。
八、設立股市平準基金
制度創新是激活股市的長期戰略選擇。我國股市和美國股市下跌原因不一樣,因此,救市方法也不能簡單沿用美國降息、減稅、注資的辦法。中國股市缺的不是錢,而是市場投資人的信心和制度性創新的政策。落實十項政策提振股市,中央有關部、委、會也應在具體政策保障和制度創新上制定相應措施。對此建議如下:
1、建議國資部門推出《穩定資本市場,發揮上市公司國有大股東主導作用的指導意見》,讓國有上市公司大股東成為穩定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具體明確:國有上市公司大股東要在穩定資本市場上發揮主導作用,提倡并鼓勵其采用價格鎖定而非時間鎖定自鎖大非,鼓勵必要時回購。強調國有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股份的預報和預批制度。
2、建議證券監管部門推出《推進上市公司高管人員期權激勵計劃的通知》,所謂期權激勵是指給予上市公司高管人員在既定的時間,按既定的價格購買既定數額股票的激勵制度,股票只有上漲,上市公司高管才能成為受益人。由此建立“東家”和“管家”的股價制衡機制,約束大小非導致的股價下跌。期權激勵不屬權證類金融衍生品,而是調動企業經營者積極性的符合國際規范和中國國情的創新制度。
3、建立股市平準基金。一些發達經濟國家和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都曾經使用并建立了股市平準基金。平準基金作為穩定市場的一個工具,今后將應長期存在,有助于化解股市恐慌性拋售和非理性的過熱等股市自身無法克服的生理缺陷。面對當前股市深度下跌和大小非的壓力,我們認為早成立比晚成立好。關于其資金來源可考慮由股權分置改革后尤其是2007年以來征收的證券交易印花稅組成,取之于股市,用之于股市。主要是向投資者傳達政府明確維護股市長期穩定的信號和信心。
4、建議國家外匯投資部門和公司把戰略重點從美國轉到香港,購買當前質優價廉的H股公司,動用500億美元左右的外匯在香港市場吸納H股,其意義:(1)化解外匯儲備風險;(2)知根知底,風險可控,加上手中的政策工具,可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3)圍魏救趙,履行國際承諾,進退自如;(4)守住了香港“橋頭堡”,就堵住了外部金融危機對A股市場傳輸恐慌,有利于A股市場穩定。
5、建議發改委推出《關于若干壟斷行業向民營和外資開放的政策》,將諸如縣級電網的股份制改造、教育、衛生、醫療、文化等產業領域放松行政審批管制和行業禁入政策,進一步開放,吸引民營和外商資金。
6、建議銀監會推出《扶持縣域股份制銀行的政策》,放松中小銀行的禁入政策,2009年先搞300家,以后再逐步擴大,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又防范國有控股大銀行系統風險,為擴大內需的資金落實提供金融組織和制度上的保證。
九、四季度千方百計要啟動股市
我們預期:本輪中國經濟復蘇的大體順序應該是,(1)2008年第四季度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初步啟動,千方百計股市要啟動;(2)2009年一季度后更大規模投資啟動;(3)2009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見底回升;(4)2010年房地產市場回暖,中國經濟進入全面復蘇。今年四季度股市的啟動一定要實現,可以說這是經濟走向復蘇的關鍵、前提和切入點。如果能理想地實現這一進程,則中國必將成為本輪全球經濟冬天中第一個復蘇的國家,中國經濟和金融對于全球的影響力將大大增強。誠所謂“多難興邦”,我們相信,中國政府一定能將現代經濟與現代金融的思維融匯于當前擴大內需的戰略決策當中,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作者單位:劉紀鵬,中國政法大學;趙曉,中國科技大學;呂隨啟,北京大學;吳曉球,中國人民大學;曹鳳岐,北京大學;賀強,中央財經大學;鐘偉,北京師范大學;袁鋼明,清華大學;金巖石,上海交通大學;戚聿東,首都經貿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