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業績仍呈增長態勢,但增速有所趨緩;現金流量下降顯示宏觀調控壓力顯現
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報披露已如期結束。統計數據顯示,盡管受到原材料上漲、人民幣不斷升值、通貨膨脹仍處于相對高位、出口退稅率下降以及自然災害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兩市上市公司通過主業增長、費用控制等措施,使得整體業績仍呈增長態勢,但增速有所趨緩。2008年起執行25%的統一所得稅率,對滬深上市公司業績提升發揮了明顯作用,但對中小板公司業績影響不大。[滬深交易所盤點上市公司半年報]
整體業績呈增長態勢
統計結果顯示,滬市上市公司整體業績再次創出歷史最佳水平。滬市已公布半年報的863家上市公司2008年上半年加權每股收益、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分別達0.2358元和8.41%,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5.59%和11.54%;利潤總額6408億元,同比增長5.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總計4808億元,同比增長15.8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4372億元,同比增長11.46%。
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8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587.15億元,同比增長16.1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544.69億元,同比增長20.14%;每股收益0.2078元,同比增長0.31%,為近年來半年度每股收益新高。深市中小板公司2008年上半年平均實現凈利潤5140.5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7.08%;平均每股收益達到0.24元,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達到6.75%。
從滬市情況看,藍籌指標股對市場整體業績的影響舉足輕重,上半年上證50指數成份股加權每股收益0.2544元,加權凈資產收益率9.42%,均高于滬市平均水平。央企成為撐起整個市場的脊梁,上半年央企的凈利潤占滬市全部上市公司的83%,對業績增長的貢獻率為67.49%。
今年上半年,滬市不同行業上市公司業績分化跡象明顯,上游產業公司業績繼續提升。凈利潤比重占前3名的金融保險、采掘、制造業三個一級行業合計占全部凈利潤的86.94%,其中僅金融保險業的凈利潤就超過了全體上市公司的一半。上半年,銀行股一枝獨秀,業績大幅走高。保險類上市公司由于上半年證券市場低迷,證券投資虧損數額巨大,導致利潤總額大幅減少,基于同樣原因,證券類上市公司業績下滑也很明顯。另外,由于電煤價格的持續上漲,火電類上市公司業績一落千丈,一些老牌績優股也發生了虧損,成為整個證券市場業績增長的最大負面因素。
深市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全行業整體實現盈利,行業分化程度有所下降。上游原材料行業盈利大幅增長,但一些成本難以控制的下游行業由于無法轉嫁成本的壓力,業績迅速下滑。采掘業取代金融保險業盈利能力躍居首位,平均每股收益達0.64元,增幅高達71.23%。上半年,證券投資對公司業績形成了明顯的拖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形成虧損31.60億元,占深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的5.38%。
深市中小板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經營業績持續穩步增長,268家公司中有10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30%以上,其中70家公司凈利潤增長率在50%以上,有28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超過了1億元。此外,中小板公司業績增長主要來源于主業,上半年主營業務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高達98.24%。
利潤分配水平明顯提高
由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報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利潤分配水平明顯提高。上半年,滬市共有22家上市公司推出半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總派現金額達345億元,占2008年上半年凈利潤的7.317%,比上年增加475%。深市共有11家公司在2008年半年報中提出了股利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預案,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家,增幅為83.33%。
上半年,滬市共有110家公司出現虧損,虧損比例為12.75%,與上年同期105家公司出現虧損(比例為12.32%)相比,虧損面小幅增加。同時,巨虧公司數量有所增加,上半年滬市虧損額超過1億元的公司達19家,虧損額5億元以上的公司2家。深市虧損公司由去年同期的102家減少到96家,中小板則有13家公司出現虧損。
值得注意的是,在凈利潤和每股收益增長的同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卻出現較大幅下降。滬市公司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66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降幅高達45.33%。深市主板公司加權平均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僅0.13元,同比下降64.86%;加權平均每股現金流量凈額由去年同期的0.26元直線下滑到0.05元,降幅80.77%。這些數據表明,上半年,隨著從緊貨幣政策等宏觀調控措施的繼續實施,其累積效應逐步顯現,上市公司資金面日趨緊張,現金回收壓力較大。(吳銘 周松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