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等4家銀行進入參股保險首輪“選秀”試點名單的消息,拉開了銀行投資保險的序幕。無論從長期還是短期角度來看,參股保險公司之后,銀行都存在著大力促進銀行保險的利益驅動,由此期待“混業”在國內未來的銀行保險發展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銀行系保險公司的出現,影響最直接的當然是銀保業務。聯合證券分析師張黎認為,銀行參股保險使得銀行的獲利模式由傳統的收取代理手續費進一步擴展到分享銀行保險快速擴張帶來的保險公司盈利增長。由于銀行內在利益的驅動增大,銀行參股保險后將會推動銀行保險業務發展進入加速通道。
混業對于獲參股的保險公司是重大利好。張黎認為,獲銀行參股的保險公司在得到銀行渠道的大力支持后,中短期內保費將會出現大幅增長,同時未來有望進一步壟斷該銀行渠道,最大限度地享有銀行保險業務的高增長。
而對于未獲參股的保險公司來說,其銀行保險業務市場份額將會受到不斷的擠壓和吞噬。在彭玉龍看來,在A 股上市保險公司中,平安受到銀行保險綜合經營的沖擊最小。“首先是平安的銀保業務比例最低,其次是平安本身走的就是綜合經營的道路。”
除在銀保渠道上占盡優勢外,彭玉龍認為,銀行系保險公司進入個險仍存在一定壁壘。“銀行系保險公司要建立和維護龐大的個險營銷渠道,需要品牌和經驗,對于通過收購小保險公司進入的銀行而言,這一方式既困難又要冒較大的風險,短期內將專注于銀保業務。如果收購的本身就有較強個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對其他保險公司也不會形成新的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全面進入保險業后,有可能導致產品銷售渠道的分化趨勢更加明顯。張黎分析說,“復雜性高、需要專業人士指導的風險保障型產品(如退休金、工程險、責任險等)仍需通過保險公司的營業網點銷售,而標準化理財型產品(如萬能險、投連險等)以及與銀行業務相關的保險產品(如房屋抵押貸款保險、企財險等)則主要通過銀行渠道進行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