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益被“雙規”,多起券商違規行為浮出水面。而作為監管層,中國證監會也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一次針對地方貸款的審計,將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中國證監會前副主席王益的違規問題拖出水面。
據媒體報道,6月8日下午王益還在寧波東港喜來登酒店參加博鰲現代物流與自由港國際論壇并發言,但6小時后在返京飛機上已被監控,飛機抵達北京后,辦案人員隨王益至其辦公室,正式對其“雙規”。
消息人士稱,國開行在6月10日上午的黨委會及下午的行長碰頭會上,小范圍宣布了王益因經濟問題被“雙規”的消息,“經國務院書面同意,國開行副行長王益于6月9日正式被‘雙規’,接受涉嫌貪污等問題的調查”。
“對王益的調查始于此前一次審計”,6月14日晚,一位長期從事證券報道的資深記者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今年初,國家審計署在審計國開行河南分行的時候,發現一筆由王益親自審批的巨額貸款有違規操作嫌疑,這引起紀檢部門的關注。”
據介紹,2007年3月,王益赴鄭州考察時,曾批示國家開發銀行河南分行為鄭州提供25億元資金用以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以中岳嵩山、少林禪宗、武術圣地為核心的旅游文化產業發展,及嵩山古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支持鄭東新區建設。
知情人士透露,經調查, 25億貸款中,少林寺和嵩山中學只用了2億多,其余款項去向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王益的胞弟王磊曾從中不當收受“高額財務顧問費”,并將其中的4000萬元用于購買太平洋證券的原始股份。
劍指“太平洋”
王磊的這筆“高額財務顧問費”讓人聯想到此前普遍被質疑的太平洋上市一事。2007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太平洋證券(601099)登陸上交所,這家注冊資本15億元的券商,掛牌首日股票漲幅就達到了424%,市值一躍達到700億元。“王磊投資的4000萬轉眼間也飆升至16億。”知情人士透露。
對于太平洋上市,業界使用最多的形容詞是“蹊蹺”。 這家三年累計虧損8482萬元的證券公司躋身A股市場的途徑是與即將退市的云大科技換股進行操作,但其上市用的卻是新代碼——既不是借殼也不是新股發行。同時,太平洋證券成為中國第一家沒有經過證監會批準,尤其是沒有經過證監會發審委以及重大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直接上市的公司。
作為直接決定太平洋證券上市的文件,《關于太平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有關問題的批復》(證監辦函[2007]275號),是由證監會辦公廳下發的,并且沒有公布在證監會的官方網站上。一周后,證監會人事發生變動。
一位證券市場的資深人士說,經過證監會辦公廳給上交所下發的批復而上市的模式是前所未有的。受訪的一位法律學者分析,行政機關因為實施行政行為需要正式行文的時候,其行文主體只能是依法享有行政權力的行政機關。如果證監會實施行政行為對外行文,法定行文主體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財經網對此報道稱,有證監會官員稱之為股改中的特例,且是難以復制的“特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