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好保險行業的原因在于,在整體發展空間廣闊的前提下,行業同時具有弱周期的特性。雖然證券市場的波動將影響到保險公司的當期投資收益和EPS,但壽險行業仍將保持業務規模的高速增長以及長期投資收益率的穩定,將使得保險上市公司內涵價值保持穩定上升態勢。維持對行業“增持”的投資評級。
行業周期性較弱
在分析了美國壽險市場的相關數據后,我們發現其無論是保費收入還是資產收益率的波動都非常小。考慮到自1991年起美國壽險行業資產配置在股票上的比例超過了10%,我們將此時點作為分割點來觀察在此之前的波動和在此之后的波動,結果顯示,無論在哪個時期,資產收益率的方差都非常小。這表明,壽險公司業務具備弱周期性特征。
我們將美國市場壽險行業的總收入分別與人均GDP、CPI、標普指數的增長做了比較,可以看出:首先,行業收入與人均GDP增長速度的相關性最高,而且表現出了較強的同步性;其次,與CPI系數的相關性居中,且行業收入的增長表現出了一定的滯后性;第三,與標普指數的相關性最弱,若我們將兩組數據錯開一年,則得出了一個相對較高的相關系數,標普指數出現增長高峰后一年,將可能出現壽險行業收入的高峰。
此外,我們將保費收入與人均GDP、CPI及標普指數進行比較,以觀察保費收入與上述系數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出,保費收入與上述三項指數的相關性與行業總收入與三項指數的相關性呈現出一定的一致性。其中,保費收入與標普指數的相關性較總收入與標普指數的相關性更弱。
我們分析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在于:首先,人均GDP的增加將一定程度地帶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當收入增加時,各類保障需求將會顯現,因此保費增長與人均GDP的增長相關性較高;其次,CPI的增長將帶來生活成本的提高,包括醫療、養老的各類保障需求都要求更高的金額,即保額需求將有所提高,這一需求變化將帶動保費收入的提高;第三,保險產品具有一定的投資功能,當證券市場高速增長時,客戶將選擇減少在理財類保險產品上的投入轉而投向證券市場,而證券市場高峰過后,一來保險產品理財功能的替代性凸顯,二來客戶的財富上升也帶動了保障需求的提高,從而帶動保費收入的增長。
從美國壽險公司投資收入額的周期性可以明顯看出,從較長時間來看,投資收益與總資產的擬合度非常高。即使證券市場出現大幅波動,投資收益的波動幅度也較小,具有明顯的弱周期性。
處于高成長階段
從保障需求的角度,我們認為,我國壽險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根據“2020年人均GDP與2000年相比翻兩番”的目標,我們預測行業復合增長率將達到9.8%,2020年保險密度將為2006年的4倍。對比其它國家的居民金融資產配置,我國居民的保險資產配置明顯偏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從保障需求缺口角度考慮,我們認為,在保障結構和消費取向上,大陸消費者與臺灣地區消費者比較一致,我們以2001年臺灣地區總保障需求量為國內生產總值的6.24%,計算得出大陸地區2006年年底的保費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約為4.51%,當年存在保費缺口8956億元。
從社會保障體系的角度考慮,在社保體系中,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是普通百姓最為關心的。隨著社保體系的改革,壽險公司在這一領域的補充作用將日益凸顯。
從家庭構成的角度考慮,家庭規模和組成的變化都將帶來新的保障需求。從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與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數據的比較來看,當代中國家庭結構變動呈現出夫婦核心家庭提高幅度顯著的特征,實行20余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是這一家庭類型的主要推動力量。此外,單人家庭也有所增長。這使得家庭構成正在縮小,家庭內部的風險消化能力已經被大大削弱,從而產生了通過購買商業保險、在更大范圍內分散風險的客觀需求。
從年齡結構角度看,我國0-14歲人口的占比在持續下降,而65歲以上占比在逐步上升,人口結構將逐漸由目前的橄欖形轉變為倒金字塔形。一方面,這將導致處于中間階層的人口承受更大的贍養和撫養義務,客觀上增加了保障需求;另一方面,“養兒防老”將愈發地不可靠,這一部分保障需求將轉而通過商業保險的方式來解決。
從居民金融資產結構考慮,在保險資產占比方面,韓國居民為18.3%,日本居民為15.5%,而我國居民的保險資產比重不到9%。根據2020年人均GDP較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我們得出,2020年我國的人均GDP將達到3397美元。在此基礎上,我們假設壽險深度的四個情形,分別為與2006年末我國壽險深度持平,與2006年末德國、世界平均水平及新加坡的壽險深度相當,分別計算四種情況下的壽險符合增長率。在這四種情形下,我們認為2020年末,與德國在2006年末的壽險深度水平相當的概率最大。經過計算我們認為,2007年到2020年,我國壽險行業將保持高速增長。
重點公司評級
中國平安(601318):公司目前股價低于合理價值,給予“買入”建議,我們認為大幅下跌給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買入時機。
公司的優勢在于:首先,控股型金融集團已基本成型,多元化經營將有效地為其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提升服務品質;其次,良好的員工和高管持股平臺,使得股東、公司、員工利益一體化,有效提高工作積極性;第三,70%的個險占比、98%的個險長險占比、93%的長險期繳占比、90%以上的繼續率,在壽險行業都名列前茅,良好的業務質量帶來了更高的新業務利潤率;第四,企業年金“受托人”、“投資管理人”、“賬戶管理人”三項資格的獲得,將有利于平安養老險的高速發展,成為保費增長最快的領域;第五,海外主體的并購,將提升公司國際投資的能力,并產生一定協同效應,作為全球布局的基礎。
中國太保(601601):公司是目前三家上市保險公司中最具成長性的,管理層如能在規模發展和內涵價值增長之間找到平衡點,公司將迎來新的高速發展。給予“買入”評級。
公司的優勢在于:首先,發展迅猛,2007年太平洋壽險保費收入增長33.96%,是三家上市保險公司中唯一超過行業平均水平21.86%的,2008年1、2月份,該業務持續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速度達到86.33%,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其次,產品和渠道結構存在較大改進空間,結構的改善將有助于新業務利潤率和新業務倍數的增長,公司估值有一定提升空間;第三,主業集中,產、壽險平衡將使得管理層有限的精力能夠更加關注保險業務的經營,同時平衡的業務結構也能為綜合開拓提供良好的平臺。此外,公司經營活動有一定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個人營銷隊伍較弱的劣勢。
中國人壽(601628):公司是國內資產和保費規模最大的壽險公司,長期積累起來的規模優勢是其最大的競爭優勢。但在保費增速和業務結構調整方面的不足,是中國人壽最大的軟肋,如不能在這兩方面取得突破,公司的成長將受到限制。給予“持有”評級。
中國人壽的優勢在于:首先,33%的保險資產份額、40%的年度壽險保費占比、完善的農村網點布局、60萬業務人員,成就了中國人壽無與倫比的先入優勢;其次,較強的政府背景將有利于中國人壽在行業標準、行業規范的制訂方面擁有獨到優勢;第三,財險、養老險的快速發展將成為公司成長的看點;第四,投資能力強,公司獲得了如南方電網、VISA等優質項目,有助于其長期投資收益率的提升;第五,無高利率保單負債,凈利差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