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8 權威專家系列訪談之八 ——訪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
美國次級債危機將度過有驚無險的2008年。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場危機不僅觸發了金融市場的敏感神經,還引發了人們對美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深層次思考。
他認為,次級債危機還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但不會演化為金融危機。今年次級債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美國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出口下降帶來的連鎖反應。此外,如何用好衍生品市場這把“雙刃劍”,對于中國有著深刻的啟示。
還要持續相當長時間
記者:發生在美國的次級債危機在去年極大地沖擊了全球經濟。您如何看待這場危機的發展趨勢?
曹遠征:一般次級債持續時間為120個月左右。違約高發期通常在20、30個月以后,到40、50個月后逐漸緩解。美國的次級債出現問題的大部分是2005年發行的產品,從時點來看,只要度過2008年和2009年,情況就會好轉。
我的判斷是,次級債危機還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但不會演化為金融危機。因為世界各國對付這種危機有了經驗,而且不斷加強跨國協作,所以波及范圍有限。整體來看,2008年不會出現大問題,可謂有驚無險。
次級債風波讓人們看到了經濟全球化的新圖景。一個始于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區區產品問題,卻很快擴散開來。這說明,世界金融子市場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局部市場問題可能會引起其他市場的連鎖反應,產品危機會引發金融危機。而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各國金融市場互相滲透,危機極容易在各國之間相互“傳染”。
正是在這一新圖景下,各國央行和監管當局充分認識到國際金融合作的重要性。聯手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最后貸款人”的角色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并果斷快速地啟用了諸如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干預市場,緩解了金融結構的流動性風險,避免了次級債風波的擴散,從而進一步避免了金融危機的爆發。
這種新局面與十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時那種“隔岸觀火”,甚至“以鄰為壑”的貨幣政策形成鮮明對照。從這個意義上講,建立和鞏固國際金融合作機制,發展和擴大國際金融合作平臺意義重大。
對中國來講,一個重要的啟示是:在世界金融市場聯系日趨緊密的今天,擯棄那種被動防守、因噎廢食的心態,以開放的姿態,在提高本土市場各類主體的抗風險能力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競爭與合作。
記者:在這個背景下,次級債危機對中國經濟將帶來哪些影響?
曹遠征:因為中國資本市場是不完全開放的,我覺得,次級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并不是很大。這個事件對中國的影響主要在于,美國經濟增長下滑所帶來的中國出口下降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事實上,除了金融方面,次級債危機引發的另一個核心問題是,美國經濟的走向。美國進入本世紀,特別是高科技泡沫破滅以后,一直沒有找到經濟發展的合理模式。上個世紀80年代,住宅、汽車、鋼鐵曾經是美國的三大支柱產業;后來,新經濟下的高科技泡沫破滅,美國一直沒有找到新的支柱。盡管我們看到它的經濟增長很強勁,但這種繁榮主要是靠消費拉動——美國高負債、低儲蓄、寅吃卯糧的模式支持了經濟高速增長。問題是,這種模式能支持多久?次級債危機只是一個現象,它背后的深層次問題是:沒有新的增長點,美國經濟還能走多遠?
記者:您如何看待次級債危機中主權基金對一些金融機構的注資?
曹遠征:次級債危機正在發生過程中,損失到底有多大還不清楚。參與交易的金融機構,如果有損失的話必須計提撥備,進而會影響資本充足率,為了保障業務規模,一些金融機構就需要補充資本金,于是就愿意以較低價格出讓股份。所以,價格相對比較有利,是一個入股的好時候,是劃算的買賣。但劃算不劃算是對損失多寡的估計,是不是便宜到抄了底,這個不敢說。
及時補充流動性以穩定信心
記者:這場危機對于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有哪些啟示?
曹遠征:金融管制的放松與金融產品的創新是金融發展的大趨勢。但同時,放松和創新使得風險加大,必須時時警惕。縱觀并反思這次美國次級債風波,可以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首先,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律日趨復雜,金融危機發生的機理也在變化。但是,它與實體經濟的聯系依然是最本質的關系。
本世紀初,在高科技泡沫破裂之后,美聯儲為刺激經濟,在多次降息的同時,放松金融管制。一方面,降低信用標準,鼓勵商業銀行向信用等級低的借款者放款;另一方面,允許金融機構以低成本的借貸投資于高風險資產,允許投資銀行為擴大利潤來源不斷設計結構復雜、高杠桿的衍生品提供給客戶,對沖基金大量涌現。信用衍生品交易規模在近年來飛速擴張,逐漸與實體經濟相脫節,房價開始脫離居民現實收入和未來收入能力的支撐。
其次,金融市場的過度反應和預期自我實現,會加劇金融波動的程度,甚至會導致危機。市場信心已成為貨幣和監管當局管理的重要內容。在衍生品市場日益發達、各個金融市場聯系日趨緊密的今天,市場的過度反應、投資者信心的動搖會波及金融市場全局。
記者:中國衍生品市場發展可吸取哪些教訓?
曹遠征: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是一柄“雙刃劍”,其相關產品雖然可以對沖風險,但不會消滅風險。加強對衍生品市場的風險控制和監管是核心。
衍生品是提供流動性和分散風險的重要工具。然而,衍生品也使得各類金融機構以流動性為鏈條,捆綁在一起。一旦鏈條某個環節出現問題,便會引起連鎖反應。
次級債風波表明:復雜的數學模型和產品結構使得投資者與初始貸款人之間信息不對稱,難以準確估計違約情況;而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桿性使得實體經濟的問題被加倍放大成為可能。加上很多金融衍生品缺乏公開、透明的交易市場,投資者需要自己評估價值,不同估價方法得出的結果差異很大。因此,除金融機構本身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外,貨幣和監管當局也應加強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管理。
美國次級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主要在于,美國經濟增長下滑所帶來的中國出口下降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次級債危機只是一個現象,它背后的深層次問題是:沒有新的增長點,美國經濟還能走多遠
除金融機構本身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外,貨幣和監管當局也應加強對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