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未來獲準推出創業板后,中小板的地位問題廣受關注。但從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最新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小板和創業板將成為深圳證券交易所兩個并不沖突的板塊而同時并存。
張育軍10月12日在第九屆高交會上進行專題演講時說,深圳證券交易所以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基本使命,目前正 在全力以赴地籌建創業板市場,積極推動中小企業板市場建設。業內人士認為,從張育軍的上述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小板并不會因為創業板的推出而功成身退。相反,深圳證券交易所還會繼續不遺余力地做大做強中小板,因為張育軍還進一步的表示,深圳證券交易所將根據市場發展的新情況、中小板公司的新情況,繼續在信息披露、交易制度、公司治理、投資行為等方面強化中小板的制度創新。
中小板和創業板未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時并存,這其實在我國資本市場的規劃藍圖中已經得到了明確的體現。去年12月1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首次公開提出了建立四個層次的資本市場架構,即:積極培育藍籌股市場;大力發展中小企業板;積極研究、適時推出創業板市場;整合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探索和完善統一監管下的股份轉讓制度。張育軍10月11日在“中法基金業高層論壇”上表示,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一個基本使命,是為我國中小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服務。雖然過去關于創業板的建設一直眾說紛紜,而張育軍的這次表態,還是深圳證券交易所高層第一次明確闡明中小板將和創業板共同發展。
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創業板的探路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當年1月,深圳證券交易所向證監會呈送了“關于進行成長板市場的方案研究的立項報告”。2000年10月14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胡繼之首次系統全面闡述的創業板功能定位、發展思路和歷史使命,被視為中國“創業板”宣言。同月28日,創業板技術系統全網測試順利完成,覆蓋深圳證券交易所所有會員2600多家證券營業部。目前,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根據科技部的數據對15000家科技型企業進行分析研究后,認為中國已具備開設創業板的市場條件。按照張育軍的表述,目前正在全力以赴籌建的創業板,將為新經濟、國家自主創新戰略服務,為國家新農村建設、農業科技產業化服務,給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化提供一個重要的融資渠道。
從某種程度上說,2004年5月推出的中小板與主板并沒有實質性的不同,其上市條件和主板的上市條件基本一樣,最大的區別體現在新股發行規模的“小”上,但隨著中小板新股發行規模的逐漸加大,一些中小板上市公司的股本規模甚至超過了主板的部分上市公司?,F在的懸念在于,深圳證券交易所如何制定創業板上市標準。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有關部門的研究,如果把現行中小板上市的盈利要求調整為“連續3年盈利,3年累計盈利不低于1千萬元”,業務規模要求調整為“3年累計業務收入不低于1.5億元”,不僅效果最優,而且可發行企業家數與可發行企業的凈資產增量將達到最大。(記者 陳建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