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3月中信股債雙贏成立以來,僅有兩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獲批設立,而同期僅深國投和平安信托就有29只證券類信托基金成立。證券類信托的成立速度令創新類券商眼熱不已,目前已有創新類券商欲借道信托做大資產管理業務。
創新類券商嘗試突破
某創新類券商資產管理部負責人表示,因為券商集合理財審批的速度太慢,他們將嘗試通過信托的形式做大資產管理業務,改變該業務的弱勢地位,讓資產管理成為公司盈利的重要基石之一。
據介紹,這種嘗試與私募基金通過信托公司發行證券類信托基金沒有本質區別。也就是證券公司作為投資管理公司,通過信托公司發行,由銀行來托管。
創新類券商作此類嘗試的誘因在于證券類信托發行的速度令人艷羨。事實上,許多私募基金投資管理公司最近就是一次同時發行兩只產品,而且不間斷地發行。比如,睿信資產管理公司在深國投已經發行了4只產品,而這家公司在深國投的第一只證券類信托產品也就是在今年2月才開始設立。但是,許多優質券商的集合理財業務從2005年3月起就開始運作,到目前為止其旗下的產品沒也有超過3只,按照Wind資訊數據庫統計,截至目前27只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市值也僅有834億元。
“如果這條道路打通,我們的資產管理規模會迅速做大,目前我們的困境在于審批速度太慢,并不發愁資金來源。”某券商資產管理部負責人坦言。
不存在法律障礙
分析人士認為,券商尋求通過信托的形式做大資產管理業務并存在法律障礙,而且券商發行的證券類信托基金也不同于此前的券商委托理財,而是在陽光透明的環境下進行。
按照我國的信托法,證券類信托基金可以由信托公司發行,由一些有理財能力投資管理公司來進行投資理財,與目前市場上廣為存在的私募管理公司相比,券商作為投資管理公司的主體資格無疑也不存在問題。
與此同時,券商管理的證券類信托基金也不同于此前的委托理財。首先,它不存任何保底承諾,其次它是在多方監管的環境下進行的,如由銀行托管,在信托公司單獨開立賬號等等。
券商作為資產管理人加入證券類信托基金的行列,無疑對目前私募基金領域形成沖擊。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券商集合理財業績明顯在上半年跑贏了私募基金。(屈紅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