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迭起的證券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正在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鋪路。尤其是統一高效的登記結算體系的初步建立,更有助于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進入快車道。
基礎設施創新高潮迭起
自從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成立后,整合了滬深兩個交易所的登記結算業務,形成了統一的登記結算體系。目前一個符合市場化和國際化要求,安全、高效、規范、統一的證券登記結算體系已經初步建立,這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9月3日召開的亞太地區中央證券存管機構組織年會上,深圳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表示,目前世界范圍內證券市場已基本實現了證券發行和交易的電子化和無紙化,開戶、登記、清算和交收系統達到電子化一條龍服務。這促進了各類衍生金融產品的創新,為跨市場交易提供了便利,拓展了證券市場的廣度與深度。
“目前深交所技術系統已進入第四個發展階段,即多層次資本市場證券交易階段,日處理能力提高到了2000萬筆,交易系統持續訂單處理能力已經達到2.1萬筆/秒,全天可處理超過1億筆的成交記錄,這在世界上都是難以想象的。”張育軍說。 他表示,深交所將圍繞多層次、多品種、跨市場的基本目標,打造有更強可擴展性和業務適應性的技術系統,以涵蓋現貨與期貨、國內與國際、前端與后端,實現無障礙連接。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謝瑋表示,完善的指數體系是推動指數化投資和產品創新的重要基礎。基于這一認識,近年來交易所相繼推出了上證180指數(12007.70,-96.24,-0.80%)、上證50指數(4191.569,-49.07,-1.16%)、上證紅利指數(4713.684,-9.70,-0.21%)和滬深300(5383.658,-35.51,-0.66%)指數,并優化了指數編制。這些指數的推出,為投資者提供了市場運行的參照指標,也為指數產品創新包括金融衍生品提供了適宜標的物。
2006年,上交所成立了新交易系統上線領導小組,計劃在2007年擇機上線。“新一代交易系統支持多市場、多品種、多貨幣、多時段、多機制、跨境交易等復雜交易機制,可以極大地拓展投資人參與市場的廣度、寬度和深度。”謝瑋說。
創業板將借鑒NASDAQ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宋麗萍表示,在構架多層次資本市場方面,除了要積極培育藍籌市場、發展完善中小板外,深交所還將著重研究創業板和代辦轉讓系統。“在組織構架上,深交所將借鑒NASDAQ的經驗,繼續發展場外交易制度。”
在完善國內代辦轉讓系統方面,她表示將有四個特點:首先,該系統的運行將實現合格機構投資者和私募發起人的有效對接;其次,該系統還能將公募和私募的優勢實現互補;再次,該系統的推出,可以對非上市公司的股份轉讓進行有效探索;最后,相應的分紅制度也將更好促進企業發展。她還介紹,代辦轉讓系統信息披露原則有很多方面將借鑒海外市場運行的有關規則。
目前我國多層次證券市場發展有很大機遇。截至去年底,全國產品銷售收入突破500萬元的企業有20萬戶,而其中只有五分之一的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全國民營科技企業已突破13萬戶,有一半公司是有限公司或股份公司;此外,全國50多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的4萬家企業中,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的有近三千家。因此國內有非常豐富的上市資源,這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創造了條件。
宋麗萍認為,未來國內交易所發展大體會表現出三種趨勢:首先是信息化,即交易所作為市場信息的收集和管理者的角色進一步突出。其次是市場化,最后是投行化,即交易所在培育資源、市場推廣、豐富交易品種、開拓新業務等方面的能力亟須提高。
券商是推動者與受益者
“中國證券公司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與發展的推動者和受益者。”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肖時慶表示。證券公司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金融中介,也是溝通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媒介。中國證券公司的主要作用體現在直接融資、價值發現、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信用創造等方面,除此以外,證券公司還在宣傳普及證券市場知識、服務股權分置改革、推進證券市場建設與國際化進程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肖時慶指出,盡管中國證券公司的業務模式還比較單一,盈利主要來源于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收入水平和股票二級市場密切相關;但從長遠來看,證券公司現有業務仍存在巨大發展空間。在投資銀行業務方面,中國潛在的上市資源十分豐富,未來每年將有大量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籌資,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資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此外,隨著權證、股指期貨等金融新產品的推出,也將進一步拓寬證券公司的盈利來源。
隨著股權分置等制度性障礙的消除,我國金融管制將逐步放松,各金融機構之間為生存和發展而進行的競爭與合作日益頻繁。中國混業經營已暗潮涌動,悄然逼近,銀行、保險紛紛向證券滲透。“在這樣的背景下,證券公司向金融控股集團轉變已是大勢所趨。”肖時慶表示。
目前銀河證券的控股股東銀河金融控股集團成為國家正式批準的第一家金融控股集團。金融控股公司的組織結構有利于擴大證券公司客戶服務能力,穩定證券公司的收入波動,提升證券公司抗風險能力,將大大提升證券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本報記者 趙彤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