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央匯金公司已經計劃向中國農業銀行注資400億美元,從而啟動農行的股改。但中國銀監會一位發言人表示,并不知道作出了任何有關注資農業銀行的決定。(8月7日《南方日報》)久拖未決的農行股改問題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雖然目前對注資400億美元的消息無法判斷真假,但現在農行股改的時機已經日漸成熟。
近日,中國農業銀行公布了2007年上半年的經營狀況,該行6月底不良貸款率為21.34%,較2006年12月底下降了2.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絕對數額也出現了下降。同時,上半年經營利潤423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增長65%.通過數據來看,農行近期的經營業績是十分出色的,這為農行股改的順利啟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事實上,正是由于農行未來將擔負著既要成為以實現盈利最大化為目標的商業銀行,又要服務農村經濟的雙重目標,這也決定著其股改進程難以一帆風順。
在2007年初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中央明確給出了農行改革的方向,即“面向‘三農’,整體改制,商業運作,擇機上市”。這一改革方向提出后,無疑使得農行面臨著比其他幾家國有銀行更為艱巨的任務。農行新任行長項俊波到任后也明確提出,“推進農行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實現面向“三農”和商業運作的有機結合,這是農行改革最大的難點所在,也是改革最終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的確,在整體改制這一大前提下,由于農行已明確繼續“姓農”,這就意味著,為了不斷加大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支持力度,未來其“點多面廣”的局面將會有增無減。
這樣,與其他幾家國有銀行相比,農行的經營環節明顯要多,管理鏈條明顯要長,因此,形成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難度也就明顯要大。須知,未來農行既不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政策性銀行,也不是強調為農民提供金融服務功能的信用合作機構,其本質依然只能是商業銀行。
同時,如何協調與平衡好農村金融與城市金融的關系也將是農行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由于現有的城市業務已成規模,將其放棄并完全置身于農村金融市場并非一家商業銀行的理性做法,因此農行未來發展中仍舊會處于農村與城市業務并存的局面。這樣,在它上市以后,農村業務與城市業務如何平衡就變得至關重要。比如,在資金管理方面,如果將資金從中西部調集到收益率更高的東部沿海城市,符合商業銀行的理性做法,但將不利于新農村建設;如果僅從建設新農村角度出發,將資金從東部沿海城市調集到西部農村地區,將有悖于商業銀行的本質,也會遭到股東或戰略投資者們的質疑。
正是針對未來發展中可能出現的上述問題,農行自身也在對解決方案進行不斷探索,并提出了“雙層經營”等發展模式。
但需看到,農行改革方案的論證已經討論了很長時間,目前應以盡快出臺為宜,而不宜久拖不決。為實現商業化經營的目標、提高國際聲譽度、形成更為有效的公司治理等,農行股改并爭取上市當是最優選擇,從這個角度來講,農行改革方案也應該盡快出臺。
而且,這不僅對農行自身的發展至關重要,作為最后一家未股改的大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農行股改長期的懸而未決,也影響著整個中國金融業運行的安全與效率。
因此,當前沒有必要強調要先探索出一套最優的“商業化+服務三農”的方案后再啟動農行股改,而可以抓住目前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良好等有利時機,適時推出股改方案。同時,股份制改造與經營模式論證可以并行推進,以達到改革效果的最佳。
□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