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發展,中小企業板終于初具規模,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33家,市場總市值逼近5000億元,并已成為多層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的中小企業板會怎樣尋求發展,會在哪些方面給市場帶來新的突破?這或許是各界人士所關心的重要話題,對此我們不妨作一番大膽猜想。
猜想一:上市家數大擴容
得益于資本市場的新政策、新制度與新變化,在率先完成股權分置改革之后,2006年6月份IPO重啟以來,中小板新股發行節奏明顯加快,中小板發審效率不斷提升,企業百日上市已成為現實。
盡管如此,中小板近11個月來每周約2只新股發行或上市,這與人們預期的每周4-5家公司的打包發行速度仍有一定的差距,并且三年來上市的134家中小板公司首發融資額,尚不及滬市工商銀行一只新股首發,與當前我國10多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規模完全不相匹配。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意味著中小企業板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中小企業板既有推動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職責,也有做大自身的強烈要求,尤其是作為創業板分步實施的重要步驟,中小板規模的大小,也會影響到監管部門對于推出創業板的考量,因此加快推動中小企業發行上市,成為深交所的必然選擇。
當前股市正持續上揚,中小板財富效應得以體現,中小板與創投業亦開始形成良性互動,增強了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吸引力。實際上,隨著深交所培育服務工作進入收獲期,再加上各地政府加大對中小企業改制上市扶持力度的增強,保薦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改制的專業化服務力度,中小板也迎來極佳的發展時期,未來中小板新股上市節奏繼續加快是可以預期的,一年新增200-300家上市公司,應該可以做到,關鍵在于有關各方如何進一步推動中小企業規范改制運作,以及針對中小企業特性而采取更靈活的上市標準等。
猜想二:發審理念創新優化
在中小企業板上市的中小企業,其發審標準仍然遵從主板的標準與要求,隨著三年的實踐,結合中小企業的特點,發審理念創新優化將更為顯著。
從新的發審動向看,中小板公司早期的一些不規范行為有望獲得一定程度的諒解,其成長性和自主創新能力可能更為監管部門所重視,在此基礎上,旁枝末節的不規范事項,只要不對企業經營與發展構成實質性的阻礙,都有可能允許其經過充分披露后,在上市后的規定期限內進行規范和處理。
在上市公司質量的把握方面,通過三年的實踐與觀察,監管部門更為關注上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公司治理、獨立性問題對于現階段中小板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也更為突出,顯然從控制市場風險的角度出發,發審重點需要向這些方面傾斜。
目前中小板制造業比重較大,隨著經濟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出現不少新經濟、新商業模式的中小企業,容易創造發展奇跡,并有可能迅速成長為世界級的企業。目前這類企業的經營模式、運作特點、盈利模式、募集資金使用、研發能力、成長潛力等因素開始為發審部門所重點關注與了解,并有可能以更開放的態度來支持其發展。
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存在量少多批次的特點,甚至還可能面臨募資項目存在不確定性,或發行定價與募資額之間存在溢出的問題,如果從簡化融資程序、提高融資效率角度考慮,IPO存量發行制度即“儲架發行”、小額快速再融資制度亦有可能提上議事日程。
此外,信息披露審核的加強,以及加大保薦機構等中介的責任,充分發揮市場自身的功能,亦有可能使中小板發審效率進一步提升。
猜想三:中小金融企業登陸
對于中小企業板來說,行業結構單一問題所帶來的市場系統風險越來越突出,令其發展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深交所為此提出,鼓勵新經濟、新商業模式、新服務模式企業到中小板上市,以改善中小板的行業結構。
在目前的中小板市場中,新經濟、新商業模式企業已經登陸,如網盛科技,填補了中小板純互聯網行業的空白;比如蘇寧電器,其商業模式已經為世人所接受。目前深交所亦在市場培育方面加大了對新經濟、新商業模式企業的培訓服務力度,召開了分行業的座談會,對于有效引導此類企業上市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在改善中小板行業結構方面,最大的看點應當是金融企業能否登陸中小板。目前中小板還缺乏金融保險業企業,而這一行業內的中小企業如城市商業銀行正積極躋身資本市場,給中小企業板填補金融保險業空白創造了機會。實際上,不同行業內的中小企業規模是有差異的,比如城商行就可視為金融保險業的中小企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中小企業板的這一資本市場資源平臺,這不僅可以優化中小板的行業結構,還能保持兩家交易所的適度競爭。從這個角度看,未來中小板迎來金融企業也許將不再是夢想。
猜想四:股價異動面臨“緊箍咒”
“監管、創新、培育、服務”八字方針,已成為深交所建設中小企業板的重要方向,這其中,監管創新在過去三年里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來看,中小板“從嚴監管”的重點,依然針對投資者權益保護、上市公司誠信建設、公司治理結構以及信息披露等領域,重點監控風險隱患較大的公司。深交所堅持“從嚴監管”的理念不動搖,實際上正是基于中小板規則體系的構建、監管體系的健全與監管手段的多樣化,令募集資金專戶存儲、業績快報、快速退市、澄清公告網上實時披露等創新舉措得以不斷出臺,并最終為整個證券市場所吸收采納。
隨著全流通時代的到來,中小板監管的重點也開始進一步覆蓋市場交易方面,包括防范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進而防范虛假報告等內容,近期針對威爾科技股票異動的查處措施,正反映了深交所的這一監管思路變化。“中工國際”事件后新股風險控制機制的啟動,亦有效地維護了市場秩序,保護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中小板今年將會著重針對股價異動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等措施,以及實施上市公司分類監管、彈性保薦人制度、網上實時信息披露制度,并要求上市公司強制披露董監事、高管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買賣股票行為。顯然,上述創新監管措施必將對中小板的健康發展與誠信運作產生深遠影響。(中證網)
中小板市場三年發展情況
2007.5.23 2006.12.30 2005.12.30 2004.12.31
公司家數 134 102 50 38
總市值(億元) 5042.41 2015.29 481.55 413.43
流通市值(億元) 1735.53 723.62 185.29 119.96
發行股本(億股) 207.97 143.21 56.14 3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