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三、建立以“社會融資總量”為綱的調控體系仍面臨不小挑戰
由于社會融資總量對于我國而言,還是一個新概念、一個新生事物,其統計范圍、統計口徑需要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建立以“社會融資總量”為綱的金融調控體系還將面臨許多待解的技術性難題,利率、匯率市場機制不完善所帶來的信號傳導不暢以及金融監管等問題。
首先,如何做好平衡是個困難。面對新的形勢,穩健的貨幣政策的目標是要保持我國實體經濟的穩健發展,其實質就是要看實體經濟到底能夠融到多少資金,為此,考慮將社會融資總量調控在一個什么水平上,究竟如何處理央行貨幣政策與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領域的關系等,便都是目前迫切需要仔細研究的問題。因此,今年央行在繼續關注貨幣供應量M2以及貸款指標基礎上,理應強調控制社會融資總量。為盡早從操作層面落實,央行應盡快編制和公布社會融資總量指標。
其次,統計口徑協調方面的困難。社會融資總量統計與新增信貸數據相比,滯后時間更長。而且目前國家統計局與央行在統計上也存在差異,如果再加上其他的部門數據,那么這個統計差異會更加難以協調。事實上,從央行與銀監會等在金融發展與監管方面的沖突可以看到,央行要對貨幣政策目標做出大幅調整難度很大,這些方面的處理可能是一項很大的工程。
此外,我國基礎貨幣操作目標需要逐步向利率目標轉變,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因為我國利率并沒有完全市場化,貨幣市場上的利率還不能完全起到中央銀行信號指示器的功能和調節社會融資規模的功能。貨幣政策中間目標的轉變需要央行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逐步取消和減少對準備金付息,為完善貨幣政策的調控做準備。(張茉楠 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