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2011年2月25日電 今天,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京發布專著《中國:歷史轉型的“十二五”》。
遲福林院長在書中勾勒出中國“十二五”改革發展路線圖。他指出,“十二五”需要盡快形成“以消費為主導、城市化為載體、低碳為基本要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突破”的新格局。
走向消費大國是“十二五”的歷史趨勢。他認為,“十二五”能不能初步形成走向消費大國的歷史趨勢,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至關重要。這是因為:消費主導側重于關注人的實際需求,更能夠體現以人為本;消費主導強調全體社會成員,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消費主導強調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使經濟持續增長建立在可靠的內需基礎之上。為此,“十二五”適應消費主導時代的客觀趨勢,深化以擴大國內消費為總體要求的改革,將為建設消費大國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礎。
城市化主導是“十二五”的歷史突破。遲福林指出,進入發展型新階段,一個突出的特征是城市化進入“快車道”。城市化是個大戰略,就在于以城市化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有著巨大的潛力。未來5~10年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將依賴于城市化的實際進程。為此,要努力實現城市化發展的歷史性突破,初步形成城市化主導的基本格局。
遲福林認為,低碳經濟發展是“十二五”的歷史要求。他說,對我國而言,低碳經濟不僅是挑戰,更是一次機遇;不僅是節能減排,技術創新,更是破解結構性矛盾的關鍵;不僅是一場環境革命,更是一場深刻的生活方式革命和一場重大的制度革命。在生存型階段,人們可能把冒黑煙的高聳煙筒看做經濟發展的標志;而在發展型新階段,低碳工作,低碳生活,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創新體制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緊迫任務。
初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十二五”的歷史任務。從發展方式轉變的現實需求看,建立一個惠及13億人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對提振消費預期,實現由生產大國向消費大國的歷史性轉變具有全局意義。為此,遲福林建議把“初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十二五”規劃的約束性目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