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遏制人口過快增長面臨諸多瓶頸
各地仍存在GDP思維慣性,擔心產業結構調整會導致經濟發展減緩、稅收減少、失業等問題。一些高耗能、勞動密集型的“納稅大戶”本不適合在大城市發展,但是,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利益,轉移或外遷的難度很大。
記者在北上廣調研了解到,盡管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措施,人口增速有所趨緩,但是絕對數量仍然大幅增加,對城市健康運行和持續發展造成巨大壓力。目前,人口規模控制工作面臨多重阻力。
一是人口管理體制不順,多方合力尚未形成。據了解,上海在2008年成立了市人口綜合管理和服務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公安局,成員單位有25家,但各部門各自為政、工作機制不暢。目前,居住證登記與信息匯集系統化程度較低,信息合建共享機制不夠順暢是重要原因。
二是“GDP思維”下“以業控人”推進力度不足。記者發現,各地仍存在GDP思維慣性,擔心產業結構調整會導致經濟發展減緩、稅收減少、失業等問題。一些高耗能、勞動密集型的“納稅大戶”本不適合在大城市發展,但是,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利益,轉移或外遷的難度很大。
三是相關政策不到位,“以房控人”政策力度不夠。比如,上海在2011年7月頒布的《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管理實施辦法》對城鄉結合部的農民房屋出租缺乏具體政策,對“非改居”的廠房出租沒有明確規定。雖然規定了違章建筑及危險房屋不得用于出租,以及租住人均面積不得低于5平方米,不得分隔搭建后出租等,但執行過程中卻由于各部門分工不明確等原因執行力度不足。
四是“單獨兩孩”等政策給人口控制帶來新壓力。據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測算,政策放開后平均前5年每年將新增5.42萬人左右,此后每年新增約4萬人左右。“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將使城六區人口服務管理壓力加大,也使幼兒園、小學配置更趨緊張。
以產業疏導引導人口分流
專家表示,特大城市人口膨脹根源在于產業和功能過度聚集,因此有必要對特大城市功能和產業進行疏解,主動舍棄犧牲一些產業,“掉一些肉”,以經濟“減負”為人口減壓。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北上廣等大城市吸引的新增外來人口中,大部分集中于勞動生產率較低的行業,不符合大城市的定位。根據2012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在北京市,就業以外來人口為主的行業主要是居民服務業、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建筑業、制造業,在這些行業,外來人口占就業人口的比例分別為75%、73%、68%、63%、52%。2013年底,在全市登記流動人口中,服務性行業中流動人口比重超過70%。
在上海、廣州等城市,也存在類似情況,對此,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建東表示,大城市應以產業疏導引導人口疏導。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已就地淘汰一批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存量產業,實現了213家污染企業停產退出,完成全年任務的71%。
專家表示,特大城市人口膨脹根源在于產業和功能過度聚集,因此有必要對特大城市功能和產業進行疏解,主動舍棄犧牲一些產業,“掉一些肉”,以經濟“減負”為人口減壓。
北京市政協調研組建議,要明確產業和功能疏解對象,以扼制“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為目標,加快清退一般性產業;以控制人口為目標,疏解區域性物流基地和專業批發市場等流動人口聚集產業;以功能調整優化為目標,解決優質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并啟動部分行政機關及事業單位向外轉移試點工作。
專家表示,由于統籌不力、配套政策不完善等問題,目前一些城市的產業疏導進展并不順利,對此,建議進一步發揮價格對產業結構升級的杠桿作用。具體而言,其一,對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企業,提高其生存成本,促進低端產業加快調整退出;其二,提高新增產業項目準入門檻;其三,對積極轉移產業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租金、稅收等優惠政策。
(本版稿件除署名文章外,均由記者趙仁偉、王曉潔、陳冀、朱翃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