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我國中東部大氣復合污染的態勢日益嚴峻,突出表現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區域重度霧霾現象頻發。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一系列有效行動,著力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力爭用5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要客觀理性看待現階段的霧霾問題,既要看到防治工作十分緊迫,又要深刻認識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
一、科學認識霧霾及其危害
霧,是接近地面的空氣因氣溫下降水蒸氣凝結而成的懸浮的微小水滴;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干塵顆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氣普遍渾濁現象,也稱灰霾。在氣象學上,霧和霾的判識標準為:相對濕度小于80%時為霾;相對濕度大于90%時為霧;相對濕度在80%—90%之間時為霧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霧和霾的程度要按照大氣細顆粒物PM2.5和PM1.0(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分別小于2.5和1.0微米的細顆粒)的濃度來判識。值得指出的是,霧本來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在污染導致大氣細顆粒物增多的情況下,即使氣象上判識為“霧”,也不再是完全的自然現象,而是有細顆粒物附著的微小水滴。PM2.5的來源可分為一次源(直接排放)和二次源(二次生成)。一次源又可分為自然排放源和人為排放源。其中,自然排放源包括風揚塵土、火山灰、森林火災、海浪飛沫、生物來源等。人為排放源包括工業粉塵、機動車尾氣顆粒物、道路揚塵、建筑施工揚塵、廚房煙氣等。PM2.5的二次生成是指排放到大氣中的氣態污染物通過多種化學物理過程產生的二次細顆粒物。人類活動排放的大量氣態污染物如SO2、NOx、NH3、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等,都能在大氣中被氧化產生硫酸鹽、硝酸鹽、銨鹽和二次有機氣溶膠(SOA)。這些新生成的細顆粒物是大氣中PM2.5的重要來源。全球范圍內,二次顆粒物貢獻率在20%—80%之間,在我國中東部地區常常高達60%,在成霾時往往二次顆粒物所占比例更高。
無論一次還是二次顆粒物,在大氣中都會經歷一個吸濕增長、增重增容的過程,這和當時的污染狀況及氣象條件有關。灰霾形成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是出現以水平靜風和垂直逆溫為特征的不利氣象條件,而內因則是大氣中的細顆粒物及其前體污染物的濃度大大超過了由當地天氣、地形等因素所決定的環境容量。自然氣象條件的外因難以控制,大氣污染是霧霾形成的真正內因。
在健康效應方面,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PM10)會被人體吸入,進入人體組織,從而造成健康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2013年10月發布報告,把大氣污染物中可吸入顆粒物歸為一類致癌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