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垃圾分類“形同虛設”
多個垃圾中轉站無分選環節,導致垃圾“先分后混”
近日,北京市朝陽、西城、海淀、通州等區的多個小區居民和清潔工證實,即使扔垃圾時分類,到轉運站也被混在一起,“垃圾分類形同虛設。”
記者調查,北京多個區的垃圾中轉站均沒有垃圾分選分類環節。
“怪圈”導致“惡性循環”
西城環衛西清清潔服務中心封閉式清潔站負責處理垃圾,三里河周邊的垃圾由垃圾車運來投放至此。昨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已分好類的垃圾不經篩選直接傾倒入大型鐵皮垃圾箱中。
一位工作人員稱,他們無法將垃圾分類,國外有專門日期回收不同種類的垃圾,而在北京,流動人口太多,“無法要求每人都能按規做事,垃圾分類實際實施效果很差。”
隨后,記者先后致電通州區市政管委、門頭溝垃圾壓縮轉運站和石景山區垃圾綜合處理廠。三處工作人員均表示,所在區的垃圾中轉站均沒有垃圾分類環節。
“壓縮、打包,然后直接就填埋了。”門頭溝區垃圾壓縮轉運站的工作人員說。
石景山垃圾綜合處理廠人員表示,轉運站當初在設計上,就沒有考慮垃圾分類。他透露,目前北京大部分垃圾轉運站,都沒有垃圾分選的環節。
多名市民坦言,垃圾被居民分類后,又被混在一起。“先分后混”的怪圈很打擊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甚至導致惡性循環。”
就地處理垃圾試點失敗
事實上,政府和居民也曾嘗試在小區內就地處理垃圾。
通州八里橋南街小區,幾年前曾有一臺廚余垃圾處理機。該機器只使用了不到兩年,就被束之高閣,后期費用太高是停用的主要原因。
這臺廚余垃圾處理機被放在小區鍋爐房角落的一間小房內,機器長約3米,寬近2米,高1米多。
小區物業站閆站長稱,當初購買時,花了10多萬元,政府和小區各承擔一半費用。該機器的功能是,通過向機器內添加多個菌種,使機器每24小時分解一定量的廚余垃圾,機器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產生有機肥和水。日處理能力是150公斤,基本能消化該小區的廚余垃圾。
“使用了不到兩年就停了。”閆站長說,運轉時的費用,包括水電費、菌種費、保養費和人工分揀費等。小區屬于鐵路職工家屬區,不收物業費,所以運營費用上捉襟見肘。
(記者李天宇實習生凌藝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