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3月13日,一名河南沈丘縣的村民在觀看河水泛起的泡沫。近日,淮河最大的支流沙潁河上游沈丘閘開閘放水后,沿岸企業排放的污染物下泄,造成沙潁河污染指標持續上升,出現1公里長的白色泡沫帶。沙潁河污染的加重對下游百姓生活和淮河干流水質造成危害。 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 新華每日電訊6月4日刊登黃冠撰寫的“每日一評”《僅靠投入,難還河潔湖清》,全文如下:
江河湖泊水臟,舉國上下不可謂不憂;江河湖泊治污,政府投入不可謂不大。然而,從此次太湖“藍藻臭水”引發無錫水危機,到此前淮河污染與治污的反反復復,傳遞一個共同信息:治河治湖,僅有投入是不夠的。
還有一例就是滇池。云南省政府透露:雖經10多年治理,雖然各級政府投入資金47.62億元,但滇池水質仍未根本好轉,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新華社6月3日報道)。
巨額治污資金為何打了水漂?原因人們已經太熟悉,“熟悉”得讓人有些麻木,仍就是那個老問題: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太湖流域共有172條河流,一條條不合格的河水都進入了太湖,才是無錫飲用水危機的禍根。而滇池呢,僅進入監控重點的污染企業就達1630戶,雖然“監控”了,滇池的水體卻不是劣V類就是V類。至于淮河,大小污染事件,幾乎年年沒斷過。
也許,正是這麻木,導致了花大錢治污卻只見治標不見治本。不是沒“本”可治,許多時候是不敢治、不能治、不愿治,最終落得個“治不了”。誰都知道,治污的關鍵是管住污染之源。同樣,誰都知道,“排污者”往往是“利稅大戶”“支柱企業”。滇池水質仍未根本好轉,“專家”說“主要是由于流域環境保護與開發的矛盾突出”,何不直截了當說保護只是軟口號、開發才是硬道理?也別拿“人類過度地使用自然必然遭到自然的報復”這樣表面正確實質上卻是集體逃避責任、躲過處罰的道理來忽悠民眾。誰不要保護要開發,就辦誰,誰“過度地使用自然”,就治誰,遠比籠而統之的道理管用。污染難治,缺的不是道理,而是“六親不認”的執法。
制造污染,GDP增了;花巨資治理污染,GDP又增了。不知有多少GDP是這樣“滾”出來的。筆者試想:巨額治污費,可否分一筆出來專事監督,查一查造污與治污怎樣變成了一種循環?這種循環是怎樣的一個利益鏈?弄明白了,或許能找出一條“治污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