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改三年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21%
相關專家分析對我國金融環境帶來的挑戰
1.8萬億外儲面臨三重貶值壓力
從2005年7月21日到2008年7月21日,三年的匯率改革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達到21%。人民幣升值使我國1.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面臨的三重貶值壓力尤其引人關注,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壓力一:外儲購買力因匯率變化“縮水”
外匯儲備最直接的貶值壓力來自于匯率損失。
根據央行7月15日的數據,截至6月末,我國外儲余額為18088億美元。由于其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因此美元大幅貶值使外儲損失巨大。按照坊間廣為傳播的說法,如果中國外儲的八九成是美元資產,那么一個月就蒸發約300億美元。
對于上述計算方式,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許少強教授表示大致認同:“如果從人民幣的角度衡量,我國外匯儲備確實減少,從原油購買力的角度也是如此。”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徐曉萍教授也認為,由于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加之現今國際市場上初級產品價格不斷上漲,中國以美元為主的外儲在總體上確實給人以“縮水”之感。
不過許少強也認為,考慮外儲縮水問題時,還需注意到負利率的因素。“由于國內CPI高于銀行利率,外匯資產不拿去投資放在國內也同樣會貶值。”他說。“美元資產一天不賣出去,就不能看作是實際的貶值。”著名經濟學家易憲容則強調。
壓力二:次貸第二波對我影響更直接
最新的次貸第二波,又把我國外儲的另一個隱患暴露在世人面前。7月7日,雷曼兄弟公司對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負面報告掀起新一輪次貸危機高潮。隨后,“兩房”股價在一周內狂跌,跌幅高達50%。
大洋彼岸的次貸風波對我國外儲影響如何呢?根據美國財政部2007年6月30日發布的海外持有美國證券情況報告,中國持有3760億美元公司債券,其中資產支持債券為2060億美元。而資產支持債券主要就是住房抵押債券,并由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家機構發行或者擔保。如此一來,“兩房”的債券就與我國外儲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
“就目前而言,中國在‘兩房’的投資確實面臨風險。”許少強表示,鑒于債券價格經常變動,且美國政府已采取相關措施扶持陷入困境的“兩房”企業,因此從長遠來看,“情況會好轉”。
徐曉萍認為,因為中國購買的是“兩房”的債券,因此,即使公司倒閉了,中國的債務還是享有優先支付權。
壓力三:中投公司巨額浮虧為人詬病
我國巨額外儲中的2000億美元,則通過中國外匯投資公司進行海外運作。然而考慮到發行特別國債的成本,中投公司已披露的三筆海外投資收益率均不算非常理想,尤以投資黑石導致的巨額浮虧為人詬病。
去年5月,中投公司斥資30億美元,以每股29.605美元收購美國黑石公司10%的股份。沒想到,黑石上市后遭遇次貸危機,上周五收盤價僅為17.29美元,中投公司的賬面浮虧也達到12.48億美元,跌幅超過41%。
于是中投公司斥資50億美元購入摩根士丹利公司可轉換股權單位時,特地鎖定了未來的轉換價格。可惜次貸危機的影響并未終局,摩根士丹利上周五已經跌至38.57美元。如果這一趨勢仍然持續,中投公司的未來收益仍將有隱憂。而三筆投資中,僅中投公司在香港申購中鐵股份的新股安全度較高。“現在全球股市都在下跌,任誰都很難抗拒。”易憲容表示,他對中投公司未來的投資前景仍然較為看好。“短期內中投的賬面資金會有所減少,但是中投追求的是中長期利益。”徐曉萍則認為,中投公司在對外投資上仍舊缺乏透明度,“無論是投資理念還是投資決策,國際市場對于中投公司始終缺乏了解,中投公司應該進一步對市場開放。” (新聞晨報 記者 周 凱 實習生 顏丹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