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證是社會資本
張女士是北京某國有企業科級干部,她的女兒是中學教師,已到適婚年齡。她坦言,在女兒婚姻問題上,女婿如果是名校出身,其他條件都可放寬。
“考研,是回爐重造的機會,是第二次高考,既然我們不能改變它,那我們就得堅持。”林里說。
林里本科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之后,考入北京大學,現在在某省級政府機構工作。雖然不是“雙北”出身,但雙名校出身給林里帶來了不少便利。
林里坦言,領導經常會把一些出國學習的機會給他,在看重他的能力的同時,希望他能發揮就讀于名校的資源優勢,引進更多人才。
“其實,在中國,擁有名校畢業證,就代表進入社會時,你有了更好的資本。”林里說。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北京地區乃至全國考研持續降溫的大環境中,名校的考研人數卻是另一重天。
名校情結——是否該堅持?
“名校情結”,是考生在報考學校時,對知名高等院校抱有的一種帶有強烈偏愛的主觀意愿和報考傾向,這種傾向甚至會持續影響考生的報考選擇。所謂“名校”,無論從學校的硬件條件還是軟件環境來看,都具有相當實力的高校,它們對考生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從這些年的情況來看,報考人數眾多,競爭也非常激烈。
案例一:小張,男生,北京某重點院校研一學生,經過四次考研,他終于如愿以償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學校,這中間的艱辛和毅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是在談到前三次考研的失敗經歷時,小張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前三次的失敗就當是積累經驗吧,我很慶幸自己沒有放棄報名校的選擇。”
案例二:小王,男生,和小張一樣,也是抱定“非名校不上”,不幸的是,經歷了三次考研,皆以失敗告終。驕傲如他,眼看著周圍的同學都找到了工作,結束了學生生活,他還不能自食其力,很是慚愧,最后導致情緒失控,甚至有了自殺的念頭。
心理分析:
小張選擇名校,是為了獲得一種考上名校的快感,即獲得一種完成高難度任務所帶來的高成就感。為了獲得這種成功體驗,即使面對數次挫折,也無悔無怨。而小王顯然心理壓力太大,這時“名校”對他來說已經不只是動力了,更多的是一種包袱。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可知,考生“名校情結”的背后是高成就動機的驅動力。人具有追求卓越、實現目標、爭取成功的需要。具有強烈成就欲望的考生追求考試成績的提高,喜歡設置較高挑戰性的目標,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靠運氣來獲得成功,這對于保持一種持久的學習動力非常有利。但與此同時,“名校情結”背后的高成就動機也會給考生帶來高心理壓力。根據動機與行為效率的"耶克斯-多德森法則",人們在從事像學習這種高要求的腦力活動時,適度的壓力會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而過高的心理壓力反而會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在做考研選擇過程中,需要慎重對待"名校情結"。要掌握充分的資料,認真分析該名校歷年的錄取比例以及當年的考研形勢,理智分析自己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找準自己的定位,認清自己到底能不能經受失敗的打擊,最終做出理性的選擇。一旦做出決定之后,就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充分利用名校帶來的動力因素,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成功。
失敗之后——堅持or放棄
我們會很容易地發現,近些年來,我們身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考研專業戶,他們背著沉重的書包,生活在教室、宿舍、食堂“三點一線”,執著地考研,屢戰屢敗,但又屢敗屢戰,大有"不上研誓不罷休"的架勢。毋庸置疑,我們欣賞重考的隱忍與堅強,珍視重考的拼搏與歷練,感動于重考的煎熬與痛苦……但是,在這種種表象的背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考研,究竟應該堅持多久?失敗之后,究竟是該堅持還是放棄?
案例一:小林,女生,本科學習成績優異,連續兩年考研卻都以幾分之差落榜。今年她決定再次重考。“我只是想考上,三年時間不能就這么浪費了。”
案例二:小舟,女生,大學期間就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發展目標,搞科研,做學術是她的興趣所在,希望能獲得博士文憑,留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工作。因此,讀研正是她實現理想的重要規劃。連考兩年,她終于如愿以償。
心理透視:
每個重考的人都能為自己在考研戰場上的"循環往復"找到理由,其中既有現實的困惑,也有心理上的惶恐。有些考生在經歷了多次失敗之后,既沒有前行的動力,也沒有了回頭的勇氣,他們已經默認了一個“心理高度”,這個“心理高度"常常在潛意識中暗示他們:“考不上研究生,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也就沒有希望。”這樣的暗示不僅使他們意識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還產生了對就業的恐懼,最后只能硬著頭皮考下去。還有些考生反復重考是為了證明自己,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固結”,是指一個人在過去某個階段沒有按照理想狀態走過,留下遺憾,這種遺憾的心態一直伴隨著當事人走到現在,這個人現在的很多行為都是為了完成以前的缺憾。“固結”也是人們常說的“情結”的一種形式,事實上,很多考研人都是有"固結"的。上了大學,一些人沒有學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抱憾四年甚至更久,這時他們就會心生一個“固結”過去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失敗的,所以要通過考研來證明自己,來實現理想的自我。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盲目的重考,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很大以部分考生對自己的人生缺少理性的分析、定位和規劃,他們過于主觀臆斷,或者故意逃避,只是在主觀上想自我實現,這樣的無規劃考研往往可能只會有更加無奈的結局。用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分析,考研往往是考生的一種自我實現行為,尤其是考了多次的考生,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往往比其他的考生更為強烈。但是在"屢戰屢敗"的現實面前,他們有必要停下來仔細思考一下自身的各方面的條件。考研并不是成功的惟一出路,考生應該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多合理的規劃和安排,盲目從眾只會使自己更加茫然,無所適從。
當然,還有一些人堅持考研是經過了理性的選擇,對于理想的追求和堅持是他們一考再考的重要原因。如果考生對自己已有充分的規劃,并且很了解目前的現狀,信心十足,那么多考幾次也無妨,畢竟成功屬于那些能夠堅持到最后的人。沾染了"理想色彩"的考研很多時候是一個人的戰爭,只要自己戰勝自己,即使無人喝彩,最終也會有所收獲。
其實,不管你有什么樣的人生規劃,不管你最終是否選擇考研,“一千個零也比不上一個一,一千次徘徊也比不上一次放飛”,只要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就要風雨兼程!(跨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