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多了 崇敬度卻在下降
支玲琳:李老師在解放日報工作這么多年,也帶過很多學生。現(xiàn)在有種說法,要論就業(yè)素質、工作上手,研究生可能還不如本科生,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李光一:這不能絕對。應該說念書和不念書的確不一樣,但要說書念得多的人,一定會勝出,那也不一定。在我印象中,解放日報在文革前,也算員工平均學歷比較高的單位。記得當時研究生只有一兩位,且都是歷史系的。
我們的大學教育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化。現(xiàn)在的研究生給人感覺是“批量生產”。目前,考研變成了就業(yè)緩沖期,這與就業(yè)形勢有關,很多朋友考研甚至考博也不一定是想做學術研究。所以,中國的教育陷入了怪圈,總的感覺比以前好很多,但拿不出公認的頂尖人物,特別是有國際影響的學術領袖。這么多年,培養(yǎng)了這么多碩士、博士,找一兩個標桿性的人物,估計還是有的,但整個社會的崇敬度在下降,因此,考研從熱到冷,未必是壞現(xiàn)象。
劉芳:我看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評論認為這是理性的回歸。
支玲琳:我采訪過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汪品先教授,他很感慨,說現(xiàn)在很難找到好的學生能夠繼承他的衣缽。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研究生究竟能做什么?幾年前有本書很出名《大學有問題》,現(xiàn)在這個問題通過研究生報考“降溫”更突出了。
氛圍浮躁,大學還能學到什么
劉芳:國內的大學,尤其是一些二三流學校,學術氛圍比較差,特別是考博。我看到一些現(xiàn)象是,招不招你,純粹看你是不是有利用價值,如法學教授做法律方面的業(yè)務,如果你有這樣的業(yè)務資源,我就招你,還有一個是看你能不能幫他接課題,如果不做課題干嘛招你?
支玲琳:成了廉價勞動力。
劉芳:對,進門之后,感覺就像舊社會的師徒關系,徒弟給師父打工。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的學風整體走下坡路,對于學術的追求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課題有多少,經(jīng)費有多少以及社會關系有多少,影響力有多大。
支玲琳:我們看到一些極端的報道,研究生一年只能見導師一兩次面,聯(lián)絡都是通過E-MAIL。其實本科教育又何嘗不是這樣?很多大學生整天忙于考這樣或那樣的證,根本沒時間靜下心來學習。在如此浮躁的氛圍下,在大學還能學到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