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无码日韩,无码不卡免费v片在线观看,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9797

首 頁 要聞 圖片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 旨在收緊流動性 會否加息 對樓市影響 -京購房須查驗戶口結婚證 開發商騙購受處 2377套新房僅售1套 -溫家寶引用歌詞鼓勵玉樹學生 捐贈玉樹災區款物達41.99億元 -西南旱情不影響整個糧市供求 國內汽柴油價格本月中旬可能上調 -中國建世界一流大學還要20年 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發射演練完成 -全國各地恍如入夏 京津等地最高溫超30℃ 氣溫驟變謹防疾病 -上海世博會經濟效益是北京奧運會3.49倍 -中國館神秘60.6米層揭秘 五行五色 將原汁原味保留 參觀將收費 -廣州實施公交地鐵票價優惠 260萬人受惠 高速收費站節假日免費 -公安部要求限期偵破侵害師生案 緝拿在逃人員 增強學校安全防范
首頁>>教育動態
斯坦福大學校長:中國建世界一流大學還要20年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5 月 03 日 
關鍵詞: 學生 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大學 大學圖書館 大學教育 大學課程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現在到了中國大學重視質量建設的時候

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認為,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這個說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引起了激烈的討論。約翰·漢尼斯認為,當前中國大學和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在我看來主要是在質量建設上。在過去的20—30年間,中國大學更注重的是學生數量的擴張上,現在則已經到了重視質量的時候了。世界上只有少數一些大學能夠成為頂級大學,中國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大約快則20年,慢則50年。在這一點上,斯坦福大學發展的例子可供借鑒,在20世紀50年代時,斯坦福并不是世界知名高校,而20年后她已躋身世界一流高校之列,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充分利用政府的資源和支持。二是重點發展工程、計算機、軟件和醫藥等學科。三是建設硅谷,與企業之間建立特殊聯系。

給中國大學“挑兩點刺”

如果要給當前中國大學“挑刺”的話,漢尼斯認為主要有兩點:第一是課程設置中,講座式為主,而小組討論的方式很少,這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收獲。在斯坦福也有不少中國學生,他們剛來的時候,不敢提問不敢質疑,但看到身邊的其他同學經常挑戰老師,自己也慢慢在改變。第二點,中國高校讓學生選擇專業的時間太早了。學生在18歲的時候,還不了解大學課程,更談不上感興趣,這時候就讓他們選擇專業,并灌輸就業的觀念,這限制了他們的視野。在我看來,本科教育不是為了讓學生得到第一份工作,而是第二份、第三份工作,讓他在未來的20年到30年中,獲得整個人生的基礎。當然也有不少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目的的職業學校,這就另當別論了。

卓越的大學也不可能事事完美

漢尼斯認為,卓越是大學的一個核心的價值觀,希望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實現卓越。但在每個領域都很完美,又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所以關鍵的就是要找到重點,這個原則在每個國家都可以使用。比如在斯坦福也有這樣的情況,以前也有過護士及建筑學方面的項目,但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就把這些項目都關閉了,因為沒有足夠的資源把它們做好。還有一種可能性,在某一個領域,你沒法做到一流,但是又覺得在這個領域我必須做下去,這個時候就要針對那個領域建立一些新的策略,對它進行重造重建,可能需要新的領導,然后有一個非常好的戰略規劃,這才能夠去保證我們所做的所有投資和資源不會被浪費。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

整個東亞要培養創新人才都很難

談到中國高校與世界一流大學差距時,劉遵義表示差距很難量化,但20年內中國應該會有世界一流大學。他認為,培養創新人才不僅是中國高校面臨的難題,也是整個東亞面臨的困惑,這與中西方文化差異有關。

整個東亞培養創新人才很難

“營造創新人才成長環境”是本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的熱門議題。在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尊師重道是個悠久傳統,學生尊重權威,課堂上對教授觀點不敢有異議,100%相信老師。在這種學術氛圍下,何來創新。“愛因斯坦如果不是懷疑牛頓的觀點,挑戰權威,也不會有創新。”劉遵義說,受文化差異的影響,中國大學培養創新人才比西方更困難。“如果一個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都不敢質疑老師,你怎么能指望他到大學能質疑老師,挑戰權威?”

“我不敢說香港中文大學創新氛圍很濃,我們在積極營造這樣的環境。”劉遵義說,在中文大學有很獨特的書院制度,中文大學有四個書院:崇基、新亞、聯合、逸夫書院。學生入校后,除了選擇不同專業外,還要選擇自己的書院。所有老師也都隸屬于某個書院。主要進行通識教育,包括中國哲學、法國音樂等。所有本科生都會在這個書院里面,甚至吃飯都在一起,三四年下來,大家成為好朋友,跟老師非常熟悉。這種模式非常受學生歡迎。

18歲就決定讀什么專業太早了

在填報志愿方面,劉遵義認為,其實18歲就要讓學生來決定讀什么專業,未來從事什么工作,的確太難了。很多學生、家長對專業的概念很模糊,比如有的學生聽從建議選了醫科,結果看到流血會暈倒。高校應該建立彈性機制,讓學生可以更換專業,學生應選擇最喜歡的事來做,如果做喜歡的事那會是一種享受,而家長則應充分尊重孩子。

劍橋大學副校長尹·萊斯里:

一流高校兩方面缺一不可

已經走過八個多世紀的劍橋大學最青睞什么樣的中國學生?劍橋大學副校長尹·萊斯里昨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給出了答案:有潛力的學生。

挖掘有潛力的學生

劍橋大學更需要學生有專業學習能力。尹·萊斯里透露,劍橋大學在錄取學生時,最看重的是學生的潛力,“面試中,考官可能會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確定學生是否有潛力。”中國培養出來的學生,對學科基礎知識的把握相對牢固,因此中國學生在國內的在校成績,也將被列為選擇時的重要標準。劍橋會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同時盡可能地向他們提供良好穩定的環境,以便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潛力。而劍橋大學錄取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程序有所不同,研究生能否被錄取,最關鍵要看導師,最好能夠先明確你準備跟哪個導師,他認為你適合他的團隊,才是最重要的。

一流高校包括兩方面

談到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這一話題時,尹·萊斯里副校長認為世界一流大學不能太多,多了肯定稱不上一流了,中國完全有希望發展世界一流大學。他表示,建設一流大學首先表現在強大的科研競爭上,需要充足的科研經費,有一流的科研;其次,不僅是科研一流,教育一流不可或缺,且需要長期努力的過程。中國的大學無論是教育體制還是如何發現真正有才華的學生方面都有非常驚人的變化。至于現在的中國大學,應該有更多的大學成為研究帶頭人,同時還應該有能接納大量學生的教育體制。

觀點交鋒

本科教育為就業還是培養未來人才

一位國內大學校長說,我們常說在本科階段要面向社會需求來培養人才,要以市場需求或者是以就業需求為導向來設置專業,培養人才。本科階段到底需要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在這一觀點上,中國的大學和西方大學始終有一些交鋒。

耶魯大學萊文校長認為,美國有不同的教育機構,有很多的層次。有一些教育機構是專門培養最有競爭力、最高端的那些學生或者未來的人才。這些教育機構數量是比較少的,他們比較注重通識教育。還有很多的教育機構是職業培訓機構。而我們今天所講的是最高端的大學,也就是美國的最優秀的大學或者說是中國最好的100所大學,我們的任務不光是要培訓一些以后能夠找到好工作的,具有某種技能的人,而是能夠培養一批未來創造中國、創新能力,培養出下一代領導人的一些人。而非常狹隘的職業教育是不足以迎接這些中國未來的挑戰的。

一位國內大學校長向清華校長顧秉林提問:清華本科畢業的出國讀碩士博士比例有多高?三年或者五年回國的比例有多高?如果不太高的話,這個原因是個人的原因還是國情的原因,或者是我們的教育原因?

顧校長回答說:出國學習是不是好事?我認為是好事!我們在座的大學校長,我算是比較老的,有幾個沒有出過國?所以不要把出國當成壞事。我透露一個數據,最近這三年,清華本科生直接畢業以后出國的是15%,碩士生畢業直接出國的大概25%,因為這些學生基本上都得到了美國學校的全額獎學金。我個人認為本科生有15%到25%出國,這是正常的比例,太少了,說明你那個國家開放度不夠;太多了,說明你的教育很成問題。

第二,對回國怎么看?不要以為,暫時沒有回來就不愛國了,是兩碼事。回來我們歡迎,不回來,他們在國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很好。其實你們可以感覺到,我們現在和國外非常緊密的合作和交流,很多是靠那些在國外工作的人所起的橋梁作用,因此暫時不回國也沒什么關系。認為回國就非常好,不回國就怎么不愛國,我想這個觀點太陳舊。

來源: 揚子晚報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相關文章:
南京大學教授:學術界徹底江湖化黑幫化了
媒體曝江南大學給學生的洗澡水鉛含量嚴重超標
中國建世界一流大學眼下是個傳說
北大前校長許智宏:中國目前沒有世界一流大學
文學社長的困惑 大學文學社只是自娛自樂?
教育部:探索高水平大學聯考 高考成績不是唯一
圖片新聞:
天熱難擋游園熱 世博園采用噴水霧方式為游客降溫[圖]
中國各地"跑步"入夏 氣溫驟變謹防疾病發生(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