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一些大學排行榜出爐,吸引了不少眼球。大學排行榜有存在的必要嗎?大學應該如何看待排行榜?如果遭遇排名“潛規則”,大學又應持什么態度?5月6日,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天津大學校長龔克、華東師范大學校長俞立中和南開大學黨委書記薛進文。
公正的排行榜具有積極意義
大學排行榜是高等教育評價的一種方式,在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一直較為普遍。
“要不要大學排行榜?我看還是要。”龔克認為,大學排行榜在一定程度上為公眾了解和選擇大學、了解和選擇專業提供了某種幫助,公眾對大學排行榜還是有切實需求的,不宜簡單以行政命令禁止。事實上,公正的大學排行榜已成為學生及家長選報大學、社會各界了解大學的重要“指南”。
對大學而言,客觀合理的外部評價和排名,也是衡量自身實力水平與其他大學之間差距的標尺。俞立中認為,客觀公正的排行榜能有效促進高等教育內部系統的良性競爭,激發學校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找尋發展的問題與不足,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不斷提升辦學實力和水平,帶動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
“當然,排行榜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龔克認為,將不同類型、不同特色、不同規模的大學放在一起比較,存在難以避免的不合理性,容易對公眾產生誤導。畢竟與大學辦學質量水平密切相關的校園歷史文化積淀、教學管理、學生工作乃至后勤服務等等,都難以通過顯性的數據來表達,具有特別重要性的教學質量也難以量化,因此,即使是很客觀的排行榜也具有某種失真性,并不能真正反映大學的水平。相對來說,中國學位教育與評估中心做的評估,其對象是可比性較強的一級學科,其數據由大學負責提供且接受質詢,其評價依靠大批“同行專家”,顯然更加合理,應該受到更多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