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打算報考研究生,或者準備出國留學的2008屆大學畢業生,眼下大多在為找工作而忙碌。
“就業難”時代,大學畢業生還能“挑”工作嗎?
“我不想一畢業就失業”
蘭州一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2008屆畢業生郭宏形容自己找工作,就像沙漠中的行者,因為饑渴難耐,在戈壁荒灘四處找尋泉水,一份適宜的工作,對他來說猶如沙漠中的泉水。
從2007年9月至今,郭宏不斷四處尋找工作。
此前,為了能夠找到和自己所學專業相吻合的工作,郭宏一口回絕了家人給他推薦的在本地一家企業做文員的工作。
郭宏打算自己找工作,可沒想到聯系了數十家企業,只有一家浙江的私營企業讓他感覺有那么一點希望。可是,進入這家私營企業,需要經過3輪培訓和考試。培訓就耗去了郭宏一個寒假的時間,春節長假7天,他只休息了3天……“好不容易通過初試。復試和3試還沒有開始,就聽說這家私營企業的用人名額將大幅減少”。郭宏說。
近來,由于過度緊張,加上不斷“碰壁”,以及這家私營企業用人名額的減少消息,郭宏寢食難安,坐立不寧。“我怎么也沒有想到,找一份和自己所學專業吻合的工作,如此之難?”
奔波于國內各招聘會的2008屆大學畢業生,不少面臨著就業難題。
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壓力,很多大學畢業生不得不將自己的就業起點降低。
“現在不找工作,以后未必就找得到,與其坐吃山空,不如有一個工作,先干起來再說!”郭宏說。
“簽了就后悔”和“頻頻跳槽”
3月初的一天,2007屆大學畢業生李丹鳳踏上了東去的列車。在辭去第一份工作后,她覺得自己的人生重新有了希望。
此前,經父母介紹,李丹鳳從事第一份工作——在蘭州一家啤酒公司擔任市場調查員。“大家都說工作難找,既然是父母介紹的,就先干再說。”李丹鳳說。
李丹鳳在大學里學的是中文專業,她后來發現,市場調查員的工作不適合自己。
“經過反復考慮,我明確了自己的就業方向,那就是教師或者文員。”李丹鳳說。
“短期就業”和“多次就業”成為年輕人就業的新趨勢。一些大學生將一份工作當一個“跳板”,或一個暫時的“避風港”。一段時間后,感覺不適應,便“跳槽”。
蘭州市一家銷售公司總經理潘江每年為招聘大學畢業生的問題而頭痛。究其原因,一是每年皆需費盡心力從眾多投遞簡歷的大學生中挑選企業需要的人才;二是招聘的大學生流動太快。
“對許多大學畢業生而言,在‘就業難’壓力下,出現某種‘盲從’,即只是暫時性地選擇就業,一旦有機會便‘跳槽’。”潘江說。
“對一個企業而言,我們所需要的是對自己有清晰定位的人才,而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在這一點上做得并不好。”潘江說。
“先就業,后擇業”帶來的人員流動,已成為一些企業不確定的“風險”。
大學生就業需理性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許多大學畢業生在“擇業”和“就業”時,往往存在“盲目跟風”傾向。
不少大學畢業生的求職心理是:自己已經盡力了,倘若找不到理想工作,只能將就一般的。
從事大學生就業工作多年的蘭州商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孫玉賢認為,在“就業難”情況下,大學生就業要有一種大眾化心態,不妨選擇一些相對“冷門”的專業;如果一時找不到“對口”工作,可把“起點”適當放低。“但這不代表可以‘盲目’就業,或因為一味追求理想工作而延誤了就業機會。”孫玉賢說。
大學畢業生求職,應當對自己有一個基本定位,這不僅需要通過對市場就業形勢的判斷,及時調整自己的就業預期,同時要對自己適合從事的職業進行較為實際的篩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愿更多大學畢業生在求職路上,找到自己較為滿意的工作。”孫玉賢說。 (劉欣、屠國璽)
|